“戴口罩总比戴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连日来,全国各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一些地区挂出的防疫宣传标语横幅,“接地气”土味重,有些表现很“暴力”,但能让群众一看就明白,在事关生死考验的重大疫情面前,防控关系你我他,防好控牢靠大家。它们以土味形式在苦心呼吁,人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做好防疫工作。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每天变化的感染者数字正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场立体式、多元化的疫情防控战在全国打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全面吹响了抗病魔、战疫情的“集结号”,号召民众凝心聚力、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这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切都似乎按下了暂停键”,但疫情仍在加剧,灾情仍在蔓延。防疫工作开足马力,已经到了最艰苦、最困难、最关键的时期。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警惕思想,加强检测的预报预警,要按照最不利的情况做足准备,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时失防。但是,现实生活中,某单位工作人员因前往疫区探亲,自己被感染发高烧了,未向单位及时反映,直至被疾控部门发现带走隔离,也给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很大损失。从这类负面案例中,反映了个别当事人的责任意识仍然不强,未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防控工作上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漏报、迟报防疫信息的情况依然存在。
前期疫情处于散发阶段,加上春运期间的人口大范围密集流动,春节期间频繁的走亲拜年,加之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现在又将迎来民工返乡潮,这都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眼下,最急需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基基础力量,“千防万防,还得群众自己防;千救万救,还得群众自己救。”急需人民群众从各式活泼生动的土味标语中,汲取精神知识,发挥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作用。
大事难事看担当,是成是败在状态。在严峻的战“疫”工作,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不是局外人,只有人人树立“不大意、不侥幸、不懈怠,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公共安全意识,才能营造从我做起、全员行动、科学参与的良好社会局面。考验面前、“火线”之上,只要各级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干群同心才能形成强大合力,万众一心方可筑牢道道防线。
疫情无小事,生命大于天。2005年8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记者访谈关于如何抗击9号台风“麦莎”时,得出三条抗台经验,让人记忆犹新——“不要怕劳民伤财”“不要怕兴师动众”“不要怕十防九空”。此次疫情,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虽看不见硝烟,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面对这场战“疫”,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不是局外人,只有人人理解各种土味标语的苦心劝告,树立“不大意、不侥幸、不懈怠,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公共安全意识,才能营造从我做起、全员行动、科学参与的良好社会局面。只有杜绝疫情防控思想的“打盹”状况,变被动防控疫情为主动防患于未然,才能干群同心形成强大合力,万众一心方可筑牢安全防线。
这场战“疫”,必须要赢,一定能赢!(方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