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门风也,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风气与风格。家风如同粮食一般,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自古以来,家风的基本组成包括俭朴,强调勤俭为本;自立,“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自律,如“戒多言”与“善人居”“慎交游”;立志,“志不立则智不达”;还有忠厚等,政风、学风、民风、家风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相互影响。正所谓“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培育清廉家风,不仅是对廉洁政治的恰尽职守,也是对家庭圆满的最大保护。
“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要想做到廉洁好家风的传承者、建设者和守护者。首先要严于律己,为家人孩做好榜样,对于孩于来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刚出生的婴儿,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像一张白纸,纯洁无瑕,但到头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正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在家庭的家教家风各异,这些会从源头上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国家有治国之政,一个家庭也有私家之政,家风就是私家之政。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有良好的家风作为支撑。家风家教大多都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规矩,但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像春风化雨一样,让人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人的一生。
中国自古就有敬姜“匡于过失,教以法理”;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曾国藩“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等等。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最基本、最原始,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会让人从小开始耳濡目染,明事理,达大义,辩是非,知礼节,它是无声的教海,能内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让子孙后代时刻铭记在心,时刻以它规范自身言行,鞭策自己成长进步,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于的第一启蒙崇老师,领导干部自身又是家人的榜样,而要扮演老师和榜样这个双重身份,既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家庭的温馨,不必在名车豪宅、高官厚禄,而在于“小米粥的清香”、“刷刷筷子洗洗碗的安宁”。多少“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教训警示我们。清廉,是领导干部从政的最好“护身符”,也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
家风正,则作风淳,家风不正,则政风歪斜。对领导干部来说,好家风是好作风的营养剂,坏家风是坏作风的催化剂,家风不正很容易导致作风不正,从而滋生贪污腐败。
传承好家风,如今正当时。大力弘扬传承勤廉家风,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新内涵,勤俭持家塑造质朴之风,以廉守家塑造清正之风。勤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既连着民风,又连着党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勤廉家风就是爱国家风,是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伦理规范,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把勤廉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的重要载体,可以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真实,以德化人、以廉育人。勤廉,应成为家风最纯真的原色、民风最纯朴的底色,党风最纯正的本色。(柠条塔矿业公司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