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煤化:“小改造”实现“大作为”
“这回终于好用了,安全更有保障了!”8月31日,看到经改造的端头支架在2302采煤工作面“给力”的支护状态,永宁煤化综采队队长王学铭兴奋地向机电班长刘宏远伸出了大拇指。
端头支架是采煤工作面安全支护的“排头兵”,负责工作面顶板的支护安全。该矿使用的ZT16000—17/32型端头支架缺少采空区滚矸防护功能,实际采煤作业中采用密集支护弥补功能缺陷,这样一来,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回柱放顶作业安全系数低,容易引发顶板伤人事故。
“这么下去可不行!”,面对支架自身存在的“顽疾”,刘宏远连续三天蹲守在现场,仔细观察并记录端头支架拉移、支撑、运行空间等情况,等采煤作业停车后,他又丈量空间尺寸,反复在脑子里琢磨、模拟端头支架改造方案。
“这端头支架是分置式的,加工采用固定尺寸的铁板连接至支架两侧进行挡矸,随着空间变化则会出现铁板挤压变形或局部漏矸!”发现问题症结后,刘宏远找到机电工夏万里,商量着如何给这台支架做“手术”。
“我认为把一块固定尺寸钢板改为两块活动钢板,使用液压油缸进行连接支撑,这样既可以适应空间变化,支护强度又大,同时安全也更有保证”,刘宏远一边说,一边画图纸。随后,两人多方查资料,在激烈讨论中反复研究技改方案,最终自主设计出一种端头支架挡矸装置。
经过近3天的奋战,两人完成了端头支架挡矸装置的加工、安装。接着刘宏远一连几天盯在现场,经测试,该装置挡矸有效,效果显著。
据了解,以往在工作面端头切顶线位置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和回柱放顶作业,一般都是3人配合作业,1人监护,2人操作。该装置成功应用后,只需1名工人轻轻扳一下操作手柄即可实现全方位挡矸,安全系数得到提高的同时,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工效提高了50余倍,预计每年可减少支护投入费用20余万元。(赵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