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海传承的“三线精神”

2020-11-06 12:03:25
  
2265次阅读


  李彦云出生在甘肃省的一个矿区,2006年他带着梦想和憧憬来到陕北矿业龙华公司,十多年间,他用热爱和执着默默的奉献着青春。穿越两片煤田,他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三线精神”。

  “他是奋战在一线的热心老大哥”

  “到一线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才能更快的成长。”刚到公司时,李彦云是第一个要求要去综采队的员工。

  “刚参加工作时,综采队还没有成立,我年龄又相对较大,就有责任带着大家干活,保证大家都安安全全的。”李彦云回忆说,后来成立区队时大多数员工是从各区队抽调过来的,大部分员工参加工作时间短,大家的经验和能力都很欠缺。

  “他看到这一现象后,便迅速行动起来了。他就是愿意奋战在一线的热心肠老大哥。”和他同年参加工作的何虎军笑着说道。

  除了生活上的帮助,他还很注重大家的业务素质,为了使这部分员工能迅速的成长起来,在充分了解他们的不足和需求后,他积极奔走,组织协调员工的培训,并制定出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得以顺利实施,取得很好的效果,自己也受益匪浅。

  “他是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员”

  “自从开展了工作面互查互检工作后,员工的竞争意识就越来越强了,工作也提高了。”该队副队长高军说李彦云是个爱琢磨的人,除了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他为区队的管理也时常建言献策。

  公司综采队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区队管着两个工作面,日子久了队里的员工就容易产生惰性,队里的管理人员都发现了这一“顽疾”。为了彻底根治这一现象,他和同事提出了“DJ1893S”目标管理法。

  通过定期开展两个工作面的互查互检、现场分享、学习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所在两个工作面员工的竞争意识。

  “每个月都要考核评比,同样是三机检修岗,我们这边比他们那边材料消耗少,主要是因为我们修旧利废做得好。这个月绩效奖就比他们多,这还真得益于老大哥的管理创新,他可真是个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员。”检修工陈鹏飞得意的笑道。

  仅这一项管理创新不光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激发了多项技术创新。将区队的管理工作提高了一个台阶。

  “他的业绩是精雕细琢出来的”

  工作之余李彦云最大的爱好就是篆刻,用刻刀在石块上仔细认真的镌刻出图案和文字。他把这种仔细认真的篆刻精神不光用在了石头上,更深深的刻进了他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

  “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编制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非常严谨,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错误。”公司安全管理部的领导对他高度评价。

  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李彦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15年他荣获了原神南公司“十佳青年岗位技术明星”,2018年神木市第二届“最美神木人”,龙华矿业公司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咱们公司的文化就是‘以进取者为本的众文化’。李彦云踏实肯干、善于钻研创新,他的业绩是精雕细琢出来的。”综采队队长杨玉池说。

  谈到下一步有什么新思路?“我现在最想的是多出去学习,想尽快提升区队整体的标准化工作水平,让咱们队一直做公司的标杆。”李彦云说,他生在煤海、长在煤海,他不会离开煤海,他要在煤上镌刻出大文章。(陈耀辉 田毅)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