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正式开局,但对于从严治党、纠正“四风”的高压态势从未放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组织处理一词跃然纸上,这部党内法规明确了组织处理的“边框、红线”,将“四风”进行圈划,形成不漏风,不刮风的高压态势。
从“组织处理”中看到权责相依。中国共产党在从严治党,纠“四风”过程中,通过《规定》将政治监督与纪律处分、法律责任追究有机衔接,真正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一意识形态问题规定界限,真正在用权中拉起高压红线,将政治表现、履行职责、工作作风与领导干部切身利益相结合、权责相依。扼杀虚假苗头,阻断不实之风。
从“组织处理”中读出做事原则。《规定》明确了16种情形和兜底情形,这16条高压线,不仅框住了“四风”,还蕴含着做事处事原则。只有守住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以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以关爱换来国泰民安,以廉洁自律带领走向光明未来,才能从根源上保护干部,即严管即是厚爱。
从“组织处理”中明确三种人。产生“四风”的原因有两种因素,一种外部因素,一种内部因素。树立新风不仅不能受外部因素影响,还得巩固自身内部因素,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因此纠“四风”需要做到三种人,即筑牢思想“防护墙”,做政治明白人,杜绝我行我素、毫无顾忌的思想侵蚀;把稳用权“方向盘”,做发展开路人,防止走上错路、弯路、邪路。树立高标杆,做群众贴心人,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古有东汉太守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绝十两黄金,今有杨善洲不因家事用公权,生活拮据,两袖清风。因此只有懂“该为、不为”四字,才能成为“明白人、开路人、贴心人”。(通讯员:刘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