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创评中心助理研究员
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从理论逻辑看,在于它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从比较逻辑看,在于它与别的理论学说、主张的对比中彰显的真理光芒;从历史逻辑看,在于它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所证明;从实践逻辑看,在于它经得起当代中国伟大社会变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
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传统,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在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话语体系框架下,我们更应在“四个统一”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旗帜与灵魂。坚持守正,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其他任何理论学说不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并非一个个原理编织而成的僵化机械教条,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它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中央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形态,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党中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是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中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结合并非是单向和静态的,而是双向和动态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而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并有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从毛泽东对《汉书》中“实事求是”一词的创造性解释,到邓小平第一次引用《礼记》中“小康”一词来阐释“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党中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协和万邦”天下观的时代阐扬,这些我们党的重要思想理念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然,赓续传统不是要回归传统,而是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必须注重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三是坚持国内与国际的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要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如果不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就谈不上“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又不能仅限于中国国情,无视世界发展潮流。当今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的视野洞悉历史兴衰、体察世界大势、紧跟时代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全球大视野的时空高度观照中国与世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研判和把握世界大势与时代潮流,在中国与世界的张力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为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与国际社会的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照抄照搬、搞全盘西化,而是坚持“中国化”,要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人类认识的辩证法。坚持实践第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就是来自基层亿万群众的不断探索和创造性实践。坚持实践第一,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我们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从这个角度讲,坚持实践第一与坚持群众路线是逻辑一致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由胜利走向胜利。新时代,要继续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续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篇章。(余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