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的第五天(大年初四)下午,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续集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讲述了志愿军战士 在冰雪绝境之处,以钢铁般的意志三炸水门桥的生死之战。电影故事让人震撼与感动,泪湿眼眶;浓浓的爱国情怀动人心魄,激荡起中华儿女 内心深处质朴而深沉的“家国情”。山河已无恙,光影致英雄。
《长津湖之水门桥》整部电影是以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为主轴,以九连去炸水门桥任务没有完成,七连奉上级命令继续穿插到水门桥,协助九 连完成炸桥任务的故事。电影条理清晰,场面震撼,那时的志愿军无论是战术运用,单兵作战经验,一线指挥官都算一流了,唯一缺的就是整 体武器落后,没有海军空军支援,后勤保障滞后。志愿军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用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前 仆后继三炸水门桥,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击垮了美军的信念,铸造了血色军魂,扬起了中国军威。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是电影里最经典的台词。透过电影屏幕,我们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滚烫的爱国情怀。影片里,七连 战士在执行决战任务前,迎着太阳对着祖国的方向,向祖国敬礼,坚定地喊出“新中国万岁”,那简单的口号、朴素的情感,凝聚出最坚定的 信念,将最可爱的人和祖国紧紧连接在一起,深刻地诠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精神密码”。和平必须以强大实力为后盾。在抗美援朝战 场上,志愿军的实力除了英明高超的指挥决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还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一部抗美 援朝战争史,就是一部志愿军将士写就的伟大精神史。
穿越战争的硝烟,我们应冷静地看到,国虽大,忘战必危,只有具备遏制战争的能力,才能避免战争;只有具备能打胜仗的能力,才能避免打 仗。军队强则国家强,军队弱则国家弱。抗美援朝时期工业能力的巨大差距是导致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严重不对称,战争的惨烈与战士们的悲壮 ,也警示着我们,唯有居安思危、奋斗不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保持强军兴军的蓬勃动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才能永保山 河无恙。
远离战争的人们必须明白,当今的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更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提供力量支撑。当然,强军的标志不只是先进武器的更新换代 ,不只是战机升空,航母入列,更重要的是铁血意志不减,英雄精神永存!(作者:苗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