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矿长王维德在调度会学贯集团公司“四会”精神时,要求领导干部要谋“为”莫谋“位”,在“为”上多下功夫,在“位”上少做文章。笔者对此做法叫好点赞。
其实“位”与“为”,是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位”者,地位、职位、位置;“为”者,行为、能为、作为。“位”者,为之用;“为”者,位之体。二者相辅相成,是相互关联的辩证统一体。谋“为”与谋“位”,虽只有一字之别,但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与修养。
纵观古今,但凡一切谋“为”者,必能超脱个体安乐之局限,有民胞物与之量,经纶时务之心,为利天下,往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活出“精气神儿”的基层组织部长王彦生、有离任18年后仍被富裕起来的群众常挂嘴边的老县委书记王伯祥、有因群众三纸“红手印”而永留小岗的下派干部沈浩……他们怀抱“不敢独善其身,而思兼济天下”之志,努力“在其位谋其政”,全身心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其优秀事迹充分彰显了谋“为”者“卧听萧竹,苟利天下”的优秀政治品质和远大理想抱负。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几千年官本位思想的腐蚀,拜官博名仍是少数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某些官场“瘾君子”对官位的追逐往往乐此不疲,有的甚至达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忘记了党和人民的嘱托,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惜挖空心思,急功近利,大搞虚假政绩,为自己头上的“官帽”镶金镀银,甚或有个别人走上了一条买官卖官、贪污堕落的不归路,如此谋“位”,实属大害。
曾有贤言:“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由此可见,“为”在干事创业中,“位”在职工群众的心里,如何正确处理好“为”与“位”的辩证关系,是广大党员干部应常思常省的一道执政命题。只有从思想根源上摒弃陈旧“官”念,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谋为民之“位”,为为民之“为”,方能达到“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的无私境界,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实现人生的“大作为”。
在当前开展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谋“为”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多花心思,只有在“为”上有了起色,有了成绩,有了功劳,才能在“位”上有发展,有进步,有前途。要想有“位”,必须先要有“为”,如果没有“为”,想要“位”,那是不现实的事,也是不可能的。(许宏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