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龙华志》有感

2022-04-11 09:51:32
  
4685次阅读


  月缺终须有再圆,月圆人未圆。几时还能再少年?

  无意间穿梭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看着星星点点、斑斑驳驳的霓虹灯,恍然惊觉:时代变迁,日新月异,而我已不再年轻。唯一不变的就是我还是龙华人。

  曾有位九零后的同事建议我写一写我与龙华的这些年,于是我掀起记忆的窗帘,往事一幕幕跃上心头,犹如洪水猛兽般席卷了我的心思。遂提笔写作,想将这二十八年泛黄的记忆永远的镌刻成不褪色的青春。回想龙华在94年成立,1998年净资产为零,到2021年净资产竟达九后面有九个零。静下心来完整回顾来时路突然发现,龙华的发展实属不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九四年夏季高考落榜的我,在县城呆了一个多月,眼瞅招工无望,就与几个同学决定到榆林中学复读,在即将出发时有燕家塔电厂招工的消息,我当然二话不说就报名参加。因为对于一个农村青年来说,只要不是回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且能在县城有一份固定的工作,那是多么梦寐以求的事。没想到这么一份工作竟决定了一生与龙华的不解之缘。

  九四年直至现在,屈指一数,已有二十八个年头。二十八年,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的石库门走向了天安门;二十八年,我们的龙华产业由单一的6MW电厂发展成为以1000万吨/年的孙家岔龙华煤矿为基础,以99MW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和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项目(5080尿素项目)为主业,铁路中转运输、酒店餐饮、物业服务、生态农业为辅助产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拥有1787名固定员工,净资产为零发展到总额达90亿元。

  搭着龙华快速发展的便车,我从一名普通员工摇身变为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小康家庭。是感激,也是感动,更是骄傲。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正如党中央强调:“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学习党史,回望我们龙华的二十八年,究竟依靠什么才发展到目前的成功,难道仅仅是依靠自身丰富的煤炭资源吗?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决不是唯一的因素。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没有其它的因素,绝对没有如此耀眼的成绩。如果管理不上一个台阶,则生产成本高于160元/吨-170元/吨(2020年),利润空间就没有这么大,如果事故频发,或已濒临破产的边缘,细思极恐,可能我已经下岗了。毕竟一付好牌打成烂牌的比比皆是。

  缘何龙华会如此成功?龙华的快速发展,首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和平发展环境,当然也因其有独特的魅力因素。作为一个与龙华共成长的普通员工,在此浅谈一点拙见。

  第一,极具创业精神的领导班子是龙华发展的根基。特别是98年公司由国有性质改制为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之后,尤为突出。1999年成立神木县世纪摇篮幼儿园;2000年成立孙家岔煤矿筹建处,同年神木龙华宾馆开业;2001年成立陕西龙华集团神府经济开发区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陕西龙华集团神木机制兰炭公司、陕西龙华集团神木饮食服务有限公司、龙华机电公司成立;煤化工项目、电厂三期1×12WM奠基;龙华建筑公司、龙华焦化公司挂牌;2002年5月12日神木第六中学破土动工;2003年开始建设3×25MW龙华阳光电厂,龙华机电公司;2005年成立神海水务公司;2006年决定与陕煤集团合作;2008年成立龙华铁路集运公司,2010年筹建龙华府酒店;2012年成立龙华煤业科技公司;2015年成立龙华锦界物流公司;2021年成立众美物业公司与生态农业公司。这么多公司如雨后春笋,无不体现着领导班子非凡的创业精神。

  第二,国家大政方针是龙华发展的导航。龙华一路走来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未走偷税漏税的邪路。从企业改制之初,就印制了股权证与股东花名册,与其它企业的股东身份若明若暗是截然不同的。若企业涉嫌偷税漏税,即使产业做大做强,也难免功亏一篑,身边这些事例并不少见。

  第三,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是龙华发展的养料。古人云:“过而不改,是为过也”,龙华最难能可贵的是懂得及时止损。例如当年投资3000万元的煤化工公司失败,却并未一蹶不振,而是深刻剖析原因,果断割舍,转变思路,另图发展路径。同时,对于其它子公司,也根据实际情况与当时的政策,分别进行撤资、移交政府或关停,集中精力发展龙华主导产业——龙华煤矿。

  第四,独到的战略眼光是龙华发展的助推器。2007年公司以睿智的眼光和合作共赢的胸怀,与陕西省煤炭企业——陕煤集团合作,共同开发公司煤炭资源。借助陕煤集团的整体优势,使龙华煤矿项目列入神府南区总规划,调整列入国家“十一五”计划,取得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办理了安全核准和采矿许可相关手续,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核准批复。自此龙华集团犹如长上翅膀,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同年七月,公司第一套综采设备井下安装到位,完成调试,综采在当时地方煤矿应用尚属首例,为周边市县小煤矿的典范。龙华从此更上一层楼。

  第五,及时注入“新鲜血液”是龙华发展的动力。引进深圳中旭公司文化,公司基层管理者、中层、高层领导者多年来实行封闭性内训,引进“鹰计划”、“英才教育培训”,为龙华矿业管理执行力的提升与企业管理注入活力。

  第六,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是龙华的优良传统。这在龙华集团初创时这种精神体现相当突出。1995年12月中旬,1#锅炉正在煮炉调试,突然发生厂用电中断事故,时任总工李发昌,见此情况,扼腕叹息:完了!全完了!这次干锅,锅炉彻底报废了。当时没有通勤车,所有员工全部在宿舍,照明突然熄灭,听到刺耳的锅炉对空排汽声,作为在电厂实习过的员工,自然知道生产岗位出事了,都义无反顾地带着手电跑到生产现场一看究竟。在现场,时任生产厂长的杨国秀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迅速组织到厂房外运沙土到锅炉进行灭火(当时土建还未完工,到处是沙土)。后来的员工也自发加入到运输队伍之中。锅炉链条上的火不多时就很快熄灭,最终锅炉保住了,事后总工李发昌感叹地说:“如果没有这些员工,锅炉彻底废了。”

  此后公司一直保持着这份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2002年龙华阳光电厂筹建之时,在设计图纸滞后的情况下,时任筹建处主任刘小毅发挥公司的优良传统,带领团队,参考周边同规模电厂的相关图纸,按照实际条件,自行设计了部分控制性工程图纸;经过400多个不眠之夜加班加点,于2004年9月投产,创造了同类机组投资最少,建设周期最短的记录。

  二十年后的今天,刘小毅已是煤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但那份艰苦创业的精神不减当年,每天带领团队起早贪黑,研究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

  在龙华的其它产业都有像刘小毅同志一样的模范,正是有了这样的带路人,龙华的发展在本质上有了前进动力。

  第七,服务客户,造福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的使命是龙华发展的牵引。这种理念犹如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一样,深入人心。公司先后为员工组织修建三次家属房,这在当地企业中实属罕见。2012年龙华府小区落成,当时电厂与龙华煤矿约一千多名青年员工入住新居,后来员工发出感叹:如果没有龙华府的这套房,好多的员工至今还打光棍呢!

  造福员工,龙华从关注“有没有”到更多关注“好不好”,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断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龙华将开工建设职工公寓,职工下班后有回家的感觉;同时协调职工住宅小区项目用地,将为职工修建第四套家属房。2021年成立的生态农业公司种植养殖的健康绿色的农产品,可以提供到职工食堂。物业公司成立,为各单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后勤物业服务。

  龙华造福员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员工无后顾之忧,生活得有滋味,工作才能带劲。

  龙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响应中省市的号召,向万企帮万村,千企千村、双百帮扶、精准扶贫、捐资灾区,资助贫困大学生、民生慈善基金,疫情防控,地方红色资源保护等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1亿元。2017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榆林市神木龙华公司道德基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

  第八,独特的企业文化是龙华发展的鲜亮旗帜。龙华自己的企业文化:以进取者为本的“众”文化管理理念。“众”文化是龙华实现百年龙华梦的基础,而“众”文化的深层内则是龙华精神、龙华道路、龙华力量,是实现龙华梦的有力支撑。

  龙华精神为龙华梦塑魂。“众”文化模式是最大限度开发,分享人的价值,彰显龙华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强调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是造福员工的使命文化。

  龙华道路为“龙华梦”定位,“众”文化模式指明了龙华道路。向创新驱动转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开放包容的发展文化。

  龙华力量为龙华梦助力。“众”文化模式是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龙华力量,基础管理强调人、机、环的完美结合,强调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完美结合,诠释的是以进取者为本的团队正能量文化。

  龙华正是以进取者为本的“众”文化氛围,凝聚起龙华“造福员工”的初心。龙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龙华领路人膨胀,而是无比的冷静。在公司三次党代会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行业发展方向、产业政策导向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56311”高质量发展目标(即在未来五年内生产5000万吨煤,六大产业协调发展,完成300亿元产值,创造100亿元以上利润,建成1个高档职工住宅小区,做全国领先的能源化工企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在公司三届四次职代会暨2021年工作会上,高董事长语重心长地告诫全体龙华人:我们要清醒看到,龙华已经走过了二十八个年头,各级管理人员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人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慵懒政混日子;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不能为”“不想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苗头值得警醒。并提出我们千万不能有差不多了、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

  这种告诫,让我想起了在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在全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党内可能会滋生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毛主席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国内面对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升级,在公司面对龙华煤矿智能化建设,煤化工项目建设全面启动,酒店装修改造升级的背景下,在公司三届四次职代会发出全面建设新龙华的进军令、冲锋号。公司上下全面踏上百年龙华梦的新征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背景下,龙华紧跟时代潮流,与1700多名员工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龙华奇迹!

  在未来五年、十年或更远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幸福龙华、和谐龙华、百年龙华。在霓虹灯璀璨的每一个夜空,依然可以看到那条“盘旋的龙”熠熠生辉!(强力罡)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