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煤矿行业是如何做的?采取的哪些措施?近日,笔者带着疑问走进中煤新集刘庄煤矿探索高耗能的煤炭企业如何做到低碳发展的“秘密”。
绿色开采力建低碳生态文明矿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开采中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率回收?该矿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我们围绕‘低碳运行、生态建设’的目标,坚持生产‘六八原则’,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不断从节能降耗、修旧利废抓起,使矿经济发展低碳化趋势逐步显现。”矿长姜文华介绍道。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该矿努力向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变,千方百计“吃干榨净”,坚决杜绝资源浪费。在采煤工作面,该矿始终把是否有利于提高资源回采率作为主要标准,本着生产安全、技术创新、经济合理、应采尽采的原则,全方位剖析煤层赋存形态,加强地质补堪,探明断层及推覆体产状,不断开展优化设计和技术攻关,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该矿还利用先进的洗选技术,把随附在矸石上的“遗煤”剥离下来,做到颗粒归仓。实行煤矸分流,让岩巷掘进工作面产生的矸石直接进入井下运煤系统,使地面矸石“零”产生,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做到了清洁生产消灭了矸石山。
科技引领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该矿秉承科技兴矿理念,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确保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100%,为企业绿色环保发展构筑“科技壁垒”。同时,该矿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淘汰7台燃煤锅炉,建成乏风余热利用项目代替燃煤锅炉;用LNG燃气锅炉代替燃煤锅炉,基本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零”排放量。
“你看这是我们投资9000多万建设的储煤场技改工程,选用国内的先进设备,有效的解决储煤场扬尘、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问题,同时也实现煤泥‘变废为宝’的蜕变,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效益也十分可观。”矿总工程师年福田介绍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矿以打造“园林式”矿区为目标,绿化面积已达28万平方米,绿地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建成2.26万平方米煤矿湿地公园,利用废弃材料建设连心桥、文峰长廊、同心岛等景观,不仅成为职工和附近居民健身休憩的“游乐场”,更是成为户外直播、拍摄抖音视频的“网红”打卡地。
“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
据了解, 目前该矿有私家车3700多辆, 无论是平常上班, 还是下班回家, 很多职工都乘坐矿上的班车。如今乘坐通勤“专列”以成为职工一种新时尚。
“班车既方便又环保, 还能省点钱, 何乐而不为?”谈起乘坐班车的种种好处, 掘进准备队职工常浩高兴的说道。
在该矿办公楼和公寓楼到处可见“请您在午休时间和下班后关闭各类电源。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低碳环保的宣传标语,提示着职工们。
“我们依托智能内部市场化管理系统平台,拓展‘信息化、无纸化、智能化’办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矿党委书记刘杰说。
倡导无纸化办公、无纸化会议, 是矿山职工践行“双碳”达标的另一种方式。近年来,该矿坚持让“数据多跑路”原则,建成网真系统和内部市场化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绩效考核、成本核算、材料审批、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工作事项都以直观的数字可视化表现出来,并配置高拍仪、多媒体自动查询机等先进设备,全面推行无纸化网络办公,成为推广无纸化办公的“先行军”。
“以前办理业务,要拿着十几张纸。现在是无纸化办公,轻点鼠标, 效能提速, 除了‘省力’外,还环保,即方便又快捷。”综采一队经管员焦松涛高兴的说。(李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