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夜色还是那么的安详,而公司综采二工区的值班室里迎来了一片欢呼,公司首个使用柔性网的低采高工作面实现了精准贯通,为公司低采面末采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更是为公司“1168”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出点子
N1213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为2959米,倾斜长度345米,设计采高2.13米,是公司现采的综采面中采高最低的一个工作面。末采临近,面对着浩然巨大的末采工程,可把工人犯了愁,按以往的金属网护帮、护顶工艺来算,最起码需要上百人,每个生产小班都需要20人以上才能正常完成任务,大工区改制后,该区队仅剩了65人。
困难面前总有人挺身而出。工区新的班子成员,毫不气馁,多次召开了末采会议,组织有经验的副区长去井下现场调研,去其他单位学习,技术员则是一本一页的翻阅着参考书籍,一刻也没闲着。只要是谁有个什么好的想法,都是先内部碰一碰,然后再去生产管理部探究其可行性,去安环部确认是否安全可靠,最后下井去验证成功率高低,推翻了一个继续另一个,直至方案敲定。
众志成城“巧解难题”想法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经过公司的各个部门沟通以及安全可靠性分析讨论后,工区决定对这个末采工作面使用“柔性网”代替“金属网”的方案。虽然柔性网的使用在大采高工作面已经非常成熟,但低采面使用柔性网还是一片空白,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够一步一步的摸索,尤其是对于没使用过甚至没见过的区队难上加难。
为了解决这项“技术难题”,工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从编写末采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以及风险评估报告开始,班子成员达到了全程参与。一改以往10*2米或10*1米的上百张小卷金属网,采用长度355*4.6米的3张柔性网代替,减少了人力、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经过探索,对柔性网的运输、挂网、放网、移架、收网等整个流程进行了优化,摸索出了3人放网、2人移架、4人收网的最佳人员配置。
上下齐心“全员出击”扛担子
面对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再加上这次大的变革对于区队以及公司的重要性,工区所有人信心满满,展现出一股精气神儿,卯足了劲儿,在末采期间都不肯休一个班,不论是区长、书记,副队还是技术员,全部把自己的排班安排的满满的,一些职工把本来计划好的休班都往后靠了靠,就是为了能够见证柔性网试用成功的那一刻。
为了能够解决设备的突发问题,工区成立了一支抢险突击队,由电工以及检修工组成,就是为了在设备存在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入井进行抢修,确保末采的顺利进行,一次采煤机故障时,一个电工更是不眠不休的奋战了二十多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低采面柔性网的使用达到了圆满的成功,贯通时间也达到了公司低采面的最短时间3天,工程质量也顺利的通过了考核,为搬家公司回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雷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