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川东地区油气勘探高歌猛进

2021-11-01 10:21:28
  
2478次阅读


  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新一轮勘探布点开测

  搭乘国家“十四五”油气勘探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地处川东地区的《2022年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三维勘探采集工程》项目已经启动。

  10月29日清晨,当东方公司西南物探测量工程中心2C01班班长黄曦月、2C02班班长吴泽礼、2C03班班长李高扬带领同伴们,分别在5129线、5513线、5769线布点开测时,标志《2022年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三维勘探采集工程》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

  新时代新目标,大手笔新部署。根据“十三五”资源评价成果,四川盆地开江—梁平礁滩领域总资源量十分可观,地震刻画发现开江—梁平海槽内存在多排地震异常带,展现了海槽内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础条件。进入“十四五”,油气勘探加快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开江—梁平海槽内相关层系有利相带、深化地质认识、精细刻画礁滩体展布,落实有利勘探区带目标,力争实现勘探突破,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决定在该区域部署93束线数、满覆盖面积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程项目。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委托东方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承担该项目的采集任务。西南物探分公司指派物探231队承担本项目野外资料采集任务,所属测量、钻井、民爆、排列等相关工序队种参与项目作业。

  优化施工设计,优选施工参数。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工区踏勘和老资料分析,结合项目地质任务及要求,得出本轮采集的技术重点和施工难点有五项。一是铁路沿线复合障碍面积大,如何保证覆盖次数;二是如何提高单炮资料信噪比;三是如何控制外界干扰,确保资料品质;四是地形起伏大、山区道路崎岖,高效井震联合施工组织难度大;五是工区属于老探区,且林区、风景区范围广,工农关系复杂。对此,精心做好施工设计,优选施工参数。拟定了优化观测系统设计,精细表层结构调查,优选激发、接收条件,分类控制外界干扰,运用信息化系统智能监控手段,优化施工组织,加强地方协调工作等六项应对措施。

  安排一流队伍,调集精良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项目正式敲定后,东方公司西南物探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作业队伍安排上,国内陆上石油甲级资质物探队及相关一流队种被安排参与项目施工。装备配置上,调集满足项目要求的GPS卫星定位系统、水冲钻、山地多功能钻、428XL遥测数字地震仪、GTseis节点仪等一大批高新技术装备投入施工。

  强化学习教育,严格岗前培训。测量是油气勘探作业的首道工序。从10月25日开始,担负项目测量作业的西南物探测量工程中心二队,组织参与项目施工的数十个测量小组作业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围绕项目施工技术计划书、HSE作业计划书及各种指导作业书等展开。参训人员经考试合格,签订作业承诺书后才能取得上岗资格。经过物探队对施工队伍和作业装备进行验收后,测量施工正式启动。

  10月29日,伴着深秋的冷风细雨,2022年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三维勘探采集工程测量施工,在四川省开江县,重庆市梁平区、万州区、开州区等4个区县境内1250多平方公里的测区内正式拉开序幕。

  “山高坡陡、风霜雨雪,难以阻挡我们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多找油气资源的决心。我们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精细施工,为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新一轮勘探当好先行,多做贡献。”测量工序项目施工负责人这样表示。

  截至11月1日发稿时,测量施工已完成一批炮井布点工作量。其后,钻井及相关工序作业将陆续展开。根据施工计划,该项目将于2022年5月底前结束全部野外施工作业。(陈茂 何茜雨)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