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塔公司全员双创侧记:一项由“单岗作业”引发的创新

2021-12-13 09:23:02
  
1720次阅读


  近年来,柠条塔矿业公司坚持建机制、搭平台、抓项目、兑薪酬、强转化“五步法”全员双创管理模式,激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小改小革、创新创效,截止当前,该公司全员双创职工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如何能带领一众煤矿工人实现全员双创,请随笔者一起走进该公司掘进一工区为避免“单岗作业”思路逐步演变而来的一项创新,窥豹一斑,领略该公司全员双创风貌。

  头脑风暴  碰撞创新火花

  “皮带司机属于单岗作业人员。生产期间如何保证人员、系统和设备安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出去协助处理,几千米的巷道往返来回费时又费力。”“皮带司机单岗作业带来的隐患能不能改变?如何改变?”在该公司某工区的一次头脑风暴会上,大家抛出了上述问题。

  面对困惑,该工区区长白小伟提出,改变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将以往皮带机头的控制系统安装在破碎机处。这样做的优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整合皮带司机、破碎机司机、跟班电工三人为一人,实现减人提效;二是将皮带司机的工作地点安排在工作面附近,杜绝单岗作业保证安全生产;三是工作面设备出现机电故障时,跟班电工可以立即开展故障排除工作;四是将破碎机上的综保和开关全部移走集中放置,进一步提高现场标准化的管理水平。”

  面对这个大胆的想法,班长胡峰摇摇头:“一个人开几部皮带可以实现,开破碎机不是还需要人吗?”“咱们需要馈电开关、照明综保、压风供水自救装置、通讯电话、应急广播,这么多的设备集中放置,那得需要多大的空间呀!就算可以制造出来,放在皮带机尾的话,移破碎机时能拉动吗?”

  难题摆在眼前,不尝试就放弃?还是尝试后不行的话再放弃?艰难的抉择,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可能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这样的选择题,掘进一工区上下选择了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铸造精品工程

  “我作图可以精细到毫米,但是制作加工人员能不能精确到毫米?因为集中控制室要放在机尾大架子上面,对集中控制室的尺寸要求非常高。”在确定集中控制室的规格和内部结构后新的难题再次出现,还没有开始的创新似乎要功亏一篑。

  “集中控制室工期长、工作量大,最好选择咱们自己的人进行加工,现场作业要精确到毫米,这样严格的要求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实施。”“安排咱们的钳工技术能手李进加工。”“李进还要负责井下工作面的验收工作。缺少一个验收员,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会受到影响的。”“咱们既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缩短加工工期。咱们把待遇给到员工,鼓励加班,要求每天下班后将工作进度发到群里。”

  做好决定好,后面的日子里掘进一工区全体干部职工每天都关注着群里的消息,大家共同见证着一个庞然大物从无到有的诞生。“我看群里集中控制室的图片,箱体外部是空白的,咱们要不把安全警示语录、最近学习的红线三违、安全宣传漫画制作一些,张贴在外面,还能起到一个教育学习的效果”“再加上设备润滑图表,平时打黄油的时候还能看一下以免漏打黄油。”“后面空闲的地方做成工具柜。给我们检修组、电工组各分一个。”该工区对好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汇总、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每个员工都对这个创新倾注着自己的一份心血。

  初见成效  凝聚集体智慧

  集中控制室完成加工后,在一次移破碎机的过程中皮带集中控制室准确无误的安装在机尾大架上,现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随后的几天摄像头遍布在三部皮带机头机尾的重要部位,开机人员对皮带运转情况的监测一目了然;破碎机也与皮带集中控制系统连锁实现了一人操作、控制、监管三部皮带和破碎机的重大突破,排除了皮带司机或跟班电工单岗作业的不安全因素。

  同时,经过几次的破碎机前移操作,未出现拉不动或控制室掉落的情况。每个工种也都分配了专属的工具柜,还有安全宣传漫画、NOSA内容解读,加上配备的防爆饮水机,皮带集中控制室俨然成为了一个集“规程措施学习、安全文件解读、员工就餐休息、工具备件存储、运行记录填报”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

  回想这一创新项目的创建过程,区长白小伟感慨道:“虽然最早想法是我提出来的。但是想法最终变为现实的整个过程凝聚着掘进一工区全体上下干部和职工的心血。”通过计算集中控制室每天比以往至少节约6人次,真正实现了减人提效的目标,仅用工成本一年就可节约66万元。难怪该公司总工程师王建文见到皮带集中控制室后发出感叹:“这是柠条塔近几年全员双创的典型代表。”(白小伟)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