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油服中心强化技术攻关 重视技术配套 优化施工组织让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

2022-03-30 11:15:26
  
1177次阅读


  3月29日,从河南油田服中心技术成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2400型液压转盘的配套技术及现场应用效果再刷记录。2021年该技术现场应用12井次,施工成功率91.6%,平均单井缩短工期3.2天,不仅让修井成功率首次迈进90%,还实现了小修设备完成2000米以内油井的套、磨、铣等复杂大修施工。

  近年来,油服中心聚焦安全、质量、效率、效能,对标一流找差距,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挖潜力,提效率,不断优化人力资源、装备资源、技术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近2年来,以油服中心总工程师闫铎、油田设备专家邓世彪、中石化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技能大师郭亮、中原大工匠朱一斌为代表的技术团队针对油水井施工中技术难题,进行工艺技术及配套工具发明、创造、改进的技术成果有236项,国家专利49项,累计创效7000万元。

  管理创新  技术专家接地气

  3月10日,注氮队电驱2号车组出现故障,设备专家邓世彪、设备室主任宋华远立即到现场处理协调,保障了该设备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如今,油服中心机关技术人员直接为生产一线提供服务,让专家、高技能技术人才掌握生产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该中心科研成果更接地气。

  2021年9月以来,油服中心深化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撤销大队级管理,实行中心直管基层队。 中原大工匠朱一斌、中石化技术能手李强、原油服中心工程所副所长王帝文等20余名高技能人才充实到基层队,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夯实了基础。

  在维修1队,李强针对人员老化,调平衡、换减速箱等劳动强度大、施工风险高等以“李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技术孵化基地,带动群众性革新创效,研制出便携式移动操作平台、便携式电动工具、快速气动扳手,气动黄油炮、钢丝绳锁具防磨器、油管快速切割装置等26种工用具,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抽油机维修保养“费力大,耗时长,风险高”的短板。

  在测试队,朱一斌以“朱一斌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研发基地,针对偏心井口测试施工中的难点,组成QC小组进行创新攻关,他们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图纸、建模,进行干涉试验,通过地面透明模拟井进行模拟试验,成功研制出“防卡并双作用提挂式投捞器”,目前,该工具已全面投入使用,累计应用7000余趟次,既减轻了班组员工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也提升50%以上,使河南油田偏心分注井测试投捞卡并报作业井次降为0,该技术还荣获中国能源化工工会职工创新成果2等奖。

  技术创新 成果化作生产力

  针对老油田地层亏空,修复油井套管损坏、地层出砂、井筒结垢、管杆偏磨腐蚀等情况造成的管柱卡钻,以及井下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该中心以油服中心总工程师闫铎、集团公司井下作业技能大师、中原大工匠郭亮,主任技师杨新前,高级工程师邱流湘等一批高技能人才为骨干,开展复杂井筒高效打捞解卡技术的攻关与配套技术的研究,提高了修井打捞时效。

  2021年,攻关团队研制出提放式可退捞矛,在XJ216队的现场应用中,配套“冲”、“捞”、“松”、“拔”施工技术,一次性拔出了春50-6、春63-11等6口井的防砂管柱,避免了这些井上大修的费用。对于井内防砂管柱的腐蚀、结垢、变形、出砂及破损等一些较为复杂的井在打捞时,采取常规的方法不能将防砂管柱正常捞出,攻坚团队就采取套、倒、磨、捞等非常规方式将井内的防砂管柱捞出,并在排2-151、春10II2-11-8H等5口井取得一次性拔出的成绩。

  针对作业一线施工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装备老化等不利实际难题,该中心技术人员立足减轻劳动强度、化解施工风险、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施工环境、施工全过程清洁低碳的角度进行装备、技术更显迭代。先后研制出小修作业机自动化配套技术 、修井机自绷绳配套技术、修井机电驱配套技术、斜直井大修技术。实现了修井作业井口无人化操作、井场油管自动上下架的功能。

  去年,在8个车组,165口井的施工检验中,自动化班组每班减少直接作业人员2人,起下管柱速度达到30米/分钟,满足了行业标准,为油服中心争创中石化集团公司“自动化修井示范区”夯实了基础。

  其中,斜直井大修技术,他们采用液压转盘有效弥补了修井机旋转动力不足的问题,该技术在14口井的现场应用中,成功率达到92.8%,创效320万元,填补了河南油田小修设备完成斜直井大修技术的空白。

  服务创新  拓展市场增效益

  “为甲方省钱,就是为自己创效!”特车101队高压洗井车班长黄永泽说。

  针对注水(聚)井在长期注入过程中,悬浮物及油类物质在炮眼附近堆积致地层吸水能力下降、注入压力升高等现象。如果不及时采用高压洗井车将井筒的杂质清洗出来,水井只能进行措施作业,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作业费用。

  为降低甲方作业施工费用,油服中心引进高压洗井车,该装置能把净化后的污水反替入井内,返出污水经两级过滤后再次替入,如此反复“替入+过滤”完成洗井,具有洗井压力高、污水零外排、洗井质量高等特点。

  2021年高压洗井应用627井次,成功率达到92%,创效110万元;洗井后水质含油量≤8mg/l,悬浮物含量≤5mg/l,达到行业标准,受到甲方一致好评。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潜在的市场。 随着清洁、绿色、低碳生产理念植入人心,争创“绿色矿山企业”成了原油生产单位的主旋律,2021年该中心先后投入2套电驱装置装置,共完成注氮157口,272.06万立方米,减少柴油消耗248吨,在制氮生产全过程,实现了节能减排。

  不仅如此,该中心研发减速箱润滑油快速置换技术,2021年现场应用126井次,单台减速箱润滑油置换时间由180分钟下降至 25分钟。电动拆装技术的应用,现场应用后,节省工时80%以上。有效提升了甲方油井开井时率,为河南油田实现稳油增气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