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气矿万州作业区强化技能工作室管理

2022-04-13 14:58:58
  
959次阅读


  为响应新时代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队伍岗位建功、安全护航的技能特长,推动全员参与实践创新,今年以来,重庆气矿万州作业区本着“服务生产、创新创效、建好梯队”目的,切实抓好技能工作室日常运行管理。

  组织有力,目标清晰明确。高度重视工作室的建设工作,把工作室工作纳入年度整体工作一道部署,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分析、全年有总结,作业区领导亲自安排、亲自抓,参与工作全过程的安排、指导和检查,确保工作室不缺位、不断档、不疲软。工作室程序按照“确立创新课题、制定创新目标、组建攻关团队、开展攻关活动、提交创新成果、成果推广应用”五个步骤一一实施,及时汇报成绩、成果,成为作业区安全生产建设的一支利器。

  攻坚克难,亮剑技术创新。把工作重点放在破解企业技术难题和攻坚克难上,积极主动承担创新课题和创新攻关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室团队创新能力。对创新工作室研发的创新成果,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表彰,促进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工作室参与解决《XXP-1型有机硅消泡剂冬季消泡效果差》、阀门传动机构弹子盘黄油易干枯板结等7项难题,发表《设备内环状嵌装部件拆取工具》《高含硫井站放空管线系统》等4项实用新型专利;今年一季度工作室成员吴泉龙、罗刚被评为“2022年重庆气矿一线创新成果和成果推广应用评选劳动竞赛”“2022年度重庆气矿优秀技能专家工作室创建劳动竞赛”季度之星。

  素质拓展,推动服务延伸。技能工作室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和人才培育功能,把技能工作室建设作为员工思想碰撞、技术交流、学习研讨的“大讲堂”,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到技能培训、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五小”和QC等活动中,使技能工作室成为人才集聚与培养的平台。同时,为充分发挥劳模、技术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导师带徒,通过“传帮带”“师带徒”等形式,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潜能。

  完善机制,推动纵深发展。建立健全技能工作室激励机制,对创技改创新、争先创优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成员,及时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优先纳入推荐评先评优范围,让“首创名星”们立得稳、亮出彩,为技能工作室注入鲜活催化剂,迸发勃勃生机。(文静 郝建明)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