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发明的气门导管拆卸工具,利用专用工具和优选的粘合剂即可对喷射阀气门导管进行现场热装,解决了原来需回厂冷装维护的问题,每次节约成本2万5千元。”5月26日,在为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介绍时,重庆气矿垫江作业区增压技师龚雪东自豪的说道。这是作业区通过考核激励,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收到良好效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垫江作业区将效益考核力度再次提高,结合后勤办站、一线班组岗位工作清单,对各岗位进行奖励兑现,激发全员创效潜力,充分体现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
加大后的绩效考核力度打破了原本的平静,作业区人事劳资岗在每月核对工资奖金时感叹道。“转变观念,打破原有旱涝保收的模式。”已成为作业区新的风气。
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模式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过去,作业区每月下发每个中心站每口气井的产量计划,各中心站按部就班,照单全收,现在每个中心站想方设法超额完成,截至5月26日,作业区对标制定详尽的增压开采、间歇性生产等“个性化”管理方案,因地制宜开展老气井低压生产工作,按照“以销定产、以效排产”原则,已措施增产1800万立方米。
有了工作目标,“三个超前”工作计划紧跟着到位。超前落实气井开采制度,超前谋划气井开采措施,超前细化每个星期每名员工工作量,各中心站站长为了完成生产效益考核指标,每天都要进行“四算”,测算今日气井产量、交接班质量、单班效率和外部施工方的配合衔接工作。
在才结束的中心站绩效考核中,卧龙河集气总站因成功使辖区单井卧34井复产且班组通过自主办法将每日产量多提升了近7000方,作业区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奖励班组2000元,尝到甜头的管为说:“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价值。”在新模式激励下,各中心站之间逐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辖区各项工作进度大幅提高。(杨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