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80米大关背后的神奇“钥匙”

2022-06-02 17:27:45
  
1233次阅读


  5月30日,掘进一工区传来打破纪录的好消息,晚班完成进尺45米,中班完成进尺35米,单日进尺完成80米,打破了该公司单面日进尺不超过75米的魔咒,解开了打破80米进尺纪录的密码,开启了柠条塔矿业公司智能快掘系统建设的新征程。

  高质量检修为进尺保驾护航

  在该工区值班室,有个文件柜专门存放设备检修记录,从设备地面拆卸,井下组装到创新改造,大到井下试运转,小到每个部位注油、润滑检修纪录都应有尽有。

  “新设备到了我们工区,就像我们的孩子,关于它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建立健全它的检修档案,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每个人只要看它,就会对设备现在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在机电设备检修讨论会上,负责机电的技术员王毅对包机人刘振锋详细讲解检修记录的好处。“只有我们每一次的准确记录,才更有利我们动态了解设备状况,提高我们对故障的预防能力。”

  在检修维护上,从煤矿用转载机组、掘锚机滚筒保养到液压管路的更换,该工区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一套设备点检和关键节点检修流程,检修工只需按照流程检修,对照检修标准,严格按章操作,所有的故障都能做到提前预防。另外,为了保障设备生产顺利,该工区机电检修班班长冉宾宾,席志刚带领检修工轮流盯防值守,确保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自掘锚一体机投入运转以来,该工区实现了日进尺从50米到70米,再到现在的80米。该工区检修班在其中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高质量检修和标准化作业带来的不仅是设备高质量运行,更给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创新改造助力进尺提档加速

  “报告值班室,运输系统出现皮带卷带现象,预计45分钟处理完毕。”接到带班队长汇报后,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记录上记下了停机时间和原因。

  “这个月运输系统造成的影响比较多,进尺成绩完成得不理想。”在柠条塔公司的生产例会上,该工区负责人如坐针毡的汇报道。

  面对困难,该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原因。原来,S1234胶运工作面的运输系统是根据一个掘进工作面设计,当前S1234胶、辅运工作面都共用一套运输系统,出煤量大,在生产过程运输系统一直都有负荷过大的问题,因此,运输系统容易问题,严重制约了掘进效率和生产安全。

  针对这种问题,该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厂家和业务骨干召开设备分析会,研讨技术措施,制定运输改造方案,公司领导协调新的胶带输送机,仅用1天时间就解决了运输系统的问题。

  “运输系统的优化只是我们智能快掘系统改造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在去年地面组装改造的基础上,我们党员技术攻关团队对转载装置、除尘系统、钻臂布置等进行持续升级,助力智能快掘提档加速。”该公司机电负责人说道。

  制度激励形成进尺追赶浪潮

  “今天你们工区在喜报栏上出现了吗?我们工区昨天进尺又有突破了!”在更衣室,我听到隔壁换工作服的王宏国正在和人骄傲的说着。

  “5月22综采三工区日产量突破三万吨、5月30日,掘进一工区日进尺突破80米”。类似的好消息层出不穷的在公司综合楼前的喜报公报栏上播报着,它每一天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本次劳动竞赛中的佼佼者。

  在公司新制定的劳动竞赛激励新政策下,每个工区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出台与工区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不为别的,就想在此次劳动竞赛中,不落人后,争做排头兵。

  自快掘设备投入运行以来,该工区为了能够尽快适应设备,掘出成绩,制定了《机电检修激励制度》《创新奖励制度》等制度,凡是有助于设备检修,加强安全生产,提升掘进效率的建议或者创新,经过实际检验,有效果,有提升,给予相应的奖励。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行,工区全体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创新“金点子”不断涌现,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显著加强,生产效率也随之得到了巨大提升。

  80米,柠条塔矿业公司智能快掘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80米,是掘进一工区上交公司的一张满意答卷;80米,绝不仅仅是80米,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掘进一工区:顾毓华)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