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胶轮车运输工区党支部针对不放心人管理、隐患整改落实、安全警示教育等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通过加强心理疏导、闭合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案例警示教育,确保安全生产“时时在线”,为安全月打好基础。
心理引导“疏”行为隐患。该支部党员老李近来经常心不在焉,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党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后,及时与老李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打开心结的老李以更好地精神状态投入到了工作中。
帮教不放心人是党支部落实“网格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班前看状态、现场看情绪、班后看行为“三确认”辨识法,对当班职工进行安全确认,及时察觉安全不放心人,并针对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实施面对面沟通、疏导,切实消除不安全行为隐患。
实时防护“除”现场隐患。该支部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对作业现场及各施工环节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细枝末节”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坚决不放过每一个“刺头”。规定各跟班干部和班组党员下井前必须了解上一班的现场情况,下井后认真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问题,能在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及时汇报当班值班干部,值班干部根据情况安排人员处理。升井后,及时汇报隐患问题,认真填写隐患问题台账。隐患处理后,及时汇报总结,使现场隐患排查处理形成闭合,有效提升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警示案例“避”思想隐患。“登高作业时,我嫌挂上保险带移动不方便,党员老惠看见后厉声制止,我才不情愿地挂上了。没想到重心不稳从高处掉了下来,幸亏有保险带挂着……”安全会上,一名职工正在讲述他工作时的惊险一幕。
这是在该党支部在周三政治理论学习上开展“党员讲案例”活动的一幕,为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落实岗位安全责任,该党支部要求各班组通过党员讲案例、安全故事分享会、党员身边无三违等多种形式,面向员工广泛征集安全故事,并统一整理归纳,编写成警示案例,以常态化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守好安全防线。(张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