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书画家李巧英的工笔人物作品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笔下的邢台广宗缓缓向我们展开画卷:“每当我踏上这块满是黄沙的土地,放眼远方密布的枣林,广袤的田野,雨水冲刷的沟壑,我似乎闻到她那苍桑的气息和风云际会的历史回声……。”青年女画家李巧英便来自于这个有着鼎盛文风的民间艺术之乡。今天上午,李巧英带着她的精美画作,与大家畅聊其艺术人生。
李巧英,这位活跃在冀南大地上的青年女画家,自幼师从乡贤名家米荣国先生,在其指导下学习工笔人物、花鸟创作,因为她天资聪明,勤而好学,作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十几岁时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1992年,李巧英又到中央美术学院进行深造,在大师的指导下,她系统深入到中国传统人物画海洋中吸取菁华。她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艺术上的全面丰收。近些年来,其作品屡获省、市,乃至国家级大奖。
然而,李巧英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学习书画艺术的道路上李巧英也有着很多艰难的心路历程。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困难,加之父母思想比较保守,觉得女孩子就应该下地干活,学画画就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巧英学画得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不仅如此,在学画期间,巧英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一个馒头沾着肉汤,喝着白开水,就解决了一天的伙食问题。对于这些,李巧英并没有任何怨言,她说:“只要认定的事,我就会执著去做,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我只是始终在坚持着我最初的梦想。”
访谈过程中,李巧英也谈到了自己对艺术与生活两者之间微妙关系的独到见解,她说:“绘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更高层次。它代表着人的一种心情、一种精神状态,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心情融汇到画作当中,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节目最后,李巧英说:“年轻人就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去刻苦学习,提高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心愿的道路,认定目标就大胆去做,不要让它成为一生的遗憾。”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广大青年书画爱好者有付出就必然会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