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平资本2亿美元股权投资、中国银行30亿人民币授信、招商银行20亿人民币授信……这是神州租车近一个月来连续爆出的重量级新闻,三笔金融合作金额总数已超过60亿元人民币。
2012年7月9日上午10点10分,神州租车的全体员工收到了董事局主席兼CEO陆正耀发来的邮件,“我很高兴地向大家宣布,公司获得了美国华平投资集团2亿美元的注资。今天下午,我们将向外界公布此次融资的消息。”10点10分,被认为是陆正耀特别选择的时间——在钟表上,10点10分呈“V”字形,是胜利的象征。
这意味着神州租车一直以来快速扩张的打法不但获得美国华平的高度认可,且大力支持神州租车将规模经济进一步升级。华平的2亿美元其主要用途是扩大规模。今年8月,神州租车在上海半数左右的车辆将全部更换为新购车辆,数量过千,更换的新车数甚至超过了不少汽车租赁企业在上海的车辆总数。“到今年年底,我们还有约1万台车加进来,门店规模增加到280家左右。”陆正耀说。
实际上,中国租车业已基本形成“融资、降价、采购、扩张、再融资”的循环发展之路,谁吸引的资金越多,谁就跑得越快。
对于外界“价格战”的质疑,陆正耀认为,此前神州租车并非没有能力实现盈利,而是在战略上选择了发展规模,暂时不考虑扩大盈利空间,“这是一种策略选择”。
的确,中国的汽车租赁行业非常分散,目前中国前五大公司2010年时只占整个市场份额9%左右,而2011年神州租车市场份额也只占4.2%,而美国是前五家占到95%。
陆正耀透露说,来自华平的董事,在盈利方面不会有硬性要求,而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及激发用户需求,神州租车还会继续加大广告投入。也许,2011年神州租车1亿元的广告投入的情景可能会再现。
现在,神州租车拥有的车辆已经从2009年底不到700辆上升到3.5万辆,相当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神州租车的覆盖城市更是达到66个,包括乌鲁木齐、拉萨这样的西部城市,也渗透到如大庆、唐山、嘉兴这样的三线地级市。
在陆正耀看来,规模化是中国租车行业的未来。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神州租车接连推出“新客户首0租金”、取消“车辆贬值损失”和“事故类停运损失费”费用、“不限里程”等业务,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回报是,神州租车副总裁姚军红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神州租车每天全国有约2000个新用户。”
市场的认可加上资本的支持,神州租车将会继续在规模化的道路上发力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