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多干少,一核便知。干好干坏,分数说话。”在皖北煤电百善矿掘进三区,管理人员每周碰头对各队当周工作量和总分值进行核对,已成为惯例。堵塞虚报、漏报缺口,保证所支付工分的精确、合理,让该区的分配天平始终向职工倾斜,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点燃了班组之间的竞争激情。
班队效益是干出来的,更是核出来的。今年以来,该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班组区域自治,每班一块“责任田”,出多少“粮食”,全由班队自己负责。区里安排的活只能拿到基本分,额外多挣才是真本事。“高产”压力,让该区所有班队,都成了“早起的鸟。”
“干什么活拿什么分,可还是有些班队长在打分上犯糊涂,我们每周碰头核对,就是教会他们打分的方法,同时也起到监督的作用。”该区车间工会主席王培钦如是说。
账面上显示多少分,就必须出多少活,一点水分也不能掺。对照派工单核对班队任务完成情况,从工作量、质量标准上按照打分标准评分,该区每名管理人员手上都有一张工分单,在碰头会上,将自己打出的分,与所分管队别本周的分数逐一核对,找出最合理的工分给出数值,成为了该区保证工分分配公平、公正的法宝。
“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较差的情况下,如何让管理更简易?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班组区域自治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班队长光会管理不行,还要懂经营,这样才能带领班组员工多干活、多拿分,创造最大的效益。”面对大家对单位每周一次召开工分碰头会的困惑,该区区长佘社会,一语中的。(胡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