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管理中引入二元相对平衡管理模式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中国企业报道  2012-09-10 13:47:09 阅读:
核心提示:企业机制的运行如同人的身体,在管理模式上也具阴阳二元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不可或缺。二元协调好,企业的发展就会顺畅;反之,则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甚至消亡。

  二元相对平衡管理理论

  企业机制的运行如同人的身体,在管理模式上也具阴阳二元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不可或缺。二元协调好,企业的发展就会顺畅;反之,则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甚至消亡。

  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大多数管理理论都是用微观的思维方法去解剖公司的管理,常常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弊端,甚至完全导致出相反但却充满道理的结论。因此有必要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内在本质,才能解决事物的根本矛盾。我们在此介绍的二元相对平衡管理理论就是这种哲学思维的管理理论。

  所谓二元相对平衡管理理论就是中国传统阴阳哲学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其理论基础与中医理论相似。众所周知,按照中医理论,人的身体健康是由于阴阳平衡的结果,不平衡则会引发各种疾病。如果阳盛, 阴虚,表现为虚火阳亢症;如阳太盛,而阴达标,则表现为实火阳亢症;反之,如果身体里阴盛,阳不足,即出现虚火阴亢症;如阳正常,而阴太盛,身体则会出现实火阴亢症。

  企业机制的运行如同人的身体,在管理模式上也具阴阳二元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不可或缺。二元协调好,企业的发展就会顺畅;反之,则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甚至消亡。

  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法无论是运用中医治疗还是运用于企业治疗与企业管理,都是十分有效的。二元相对平衡管理理论的要点是:管理中的任何领域都是以二元相对平衡的方式出现,如果缺少一元或二元相对不平衡,就会导致企业管理出问题,企业问题的严重程度与二元不平衡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其中二元相对平衡中又分主要相对平衡元素与次要相对平衡元素,主要相对平衡元素不平衡对企业的损害十分巨大,次要相对平衡元素不平衡对企业损害相对较小。当企业主次平衡元素都处于相对基本平衡时,企业就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姑且借用中医的说法,也将其称为“阴阳平衡”。

  随着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企业的效益、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受到影响,领导层必须及时地调整计划目标、人员结构、领导艺术和控制手段等,亦即调整诸元素的权重,使企业管理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各元素组协调而至和谐,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与永续发展。

  在中医理论中,阳代表企业中有形的、显性的、居上的、主要的因素;阴代表无形的、隐性的、居下的、辅助的因素。

  在企业管理模式中,客观存在的相对平衡的主要元素组如下表所示: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二元具有的特性对管理二元素同样是适用的:

  1. 阴阳互存

  人的身体里阴和阳缺一不可,且互相依存,阳需阴的衬托才能长久生存,阴也需有阳的根基而有意义。

  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中相互依存的二元因素很多,例如,利益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员工思想教育就是互存的两个要素,其中利益机制为阳,企业文化建设为阴。利益机制是企业和员工个人追求的共同目标,企业的利益目标达到了,员工的利益目标才有保障;员工个人的利益目标得到了保障,积极性高涨,创造性得以发挥,企业的利益目标才会得以提升;但是,只有利益机制,没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教育,企业与员工变成纯粹的合同关系、雇佣关系。没有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失去凝聚力,就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只有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机制,企业将背离人的本性,构筑空中楼阁,员工逐渐会失去活力,导致企业的停滞不前。

  再如,授权与控制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元素。实践证明,企业创建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结构,设置若干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并分别赋予相应的职权,即放权给相应的岗位与部门。 在实际操作中,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用人的原则,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用人不疑”和 “疑人不用”的问题。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必须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在完善的控制系统下才可行,否则,有可能出现不平衡。

  又如,建立规章制度与消灭规章制度是相对平衡的,光建立规章制度,时间一久,规章制度越积越多,就会扼杀企业创新性,所以笔者任总经理时既不断订立新的规章制度,又派专人专司消灭过时的规章制度。

  2 .以阳为主,以阴为辅

  中医理论中,阳为主,阴为辅,平衡是相对的,不是力量大小相同,强弱相等。比如杠杆的两头用力大小不同,但由于两头离支点的距离不同,力矩不同,同样可以平衡。 在企业管理模式中同样如此,比如:

  对员工的行为管理:以利益机制为主,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辅;

  组织结构的权限设计:以放权为主,控制为辅;

  企业的人事政策方面:以人员稳定为主,流动为辅;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为主,平均主义福利为辅。

  上级对下级行为教育:以激励为主,改造(比如批评)为辅;

  企业的领导艺术中:以领导的集中意见和指令为主,员工的民主讨论为辅;

  企业文化建设中:以创新为主,检核机制为辅;

  在铸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方面: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主, 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为辅;

  主次划分明确,才有利于控制和协调。

  3.阴阳可分,以至无穷

  构成任一事物的阴阳二元素都是继续可分的,阴中可分第二级阴和阳,阳中也可分第二级阳和阴;而第二级阴和阳又可各自再分为第三级阴和阳……如此类推,可分为无穷级的阴和阳。但级数太多,则缺乏实用意义,一般级数以不超过四级为宜。

  例如:调控人的行为,按照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的特性,可逐步细分,如图所示。

  这样逐层划分的重大意义是在于使思维更加完整,比如建设企业文化,光建设好的文化不行,如配合消灭不好文化,效果就更佳。

  4.阴阳消长

  阴阳相对平衡,要求各自要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超过一定的度,即过阳会抑制阴,过阴也会抑制阳。

  比如集中与民主这一对因素。太过集中,会影响民主的工作作风,大家在工作中或依赖领导的决定和指导而不知创新,或心里有想法而不敢提,或消极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久而久之,企业里闻不到异见,则企业的路必定越走越窄;太过民主,也会使决策难于形成,即使决定了,大家在执行中各持己见,使执行的力度和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容易长久维持新的决策。

  5.阴阳互换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会转化为阳,阳会转化为阴。

  比如: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中,上级的权重大,属阳,下级的权重小,属阴。如果下级的能力强过上级,会促进上级向下级学习来提升自己,即阴转化为阳;或者由于下级的能力强,使本部门的总体绩效上升,上级的领导业绩出色,也即阴转化为阳;或者下级的能力超强,上级的晋升机会被下级夺去,也即是阴转化为阳。

  6.主要二元相对平衡对企业的影响更大

  企业管理二元相对平衡中的四大主要相对平衡是:

  (1) 决策中的创新与决策中的检核机制的相对平衡;

  (2)利益机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对平衡;

  (3)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形象的相对平衡;

  (4)放权与控制的相对平衡;

  这四大平衡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对企业有莫大的影响。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力求诸元素的平衡协调。这个平衡是相对的,掌握这个平衡的“度”,则是由领导者的艺术所决定的。

  当然,企业性质和规模的不同,也会导致主要二元相对平衡的选择相对,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甚至争议的问题。

  在管理中引入二元相对平衡管理模式,对企业意义非常巨大。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以二元的思维来看待企业管理,可以非常容易地发现本企业管理的缺陷,因为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如果只有阳没有阴,则需引入一个阴的元素;反之亦然。其次,以二元的思维来管理企业,可以开拓思路;再次,该模式强调的是二元的和谐,而不是对立,以此理论为指导,主动地对企业中不平衡的元素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和谐,相对平衡,从而走上协调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