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经营管理的本质:让管理回归自然

中国企业报道  2012-09-10 13:53:58 阅读:
核心提示:深入思考管理的本质,思考管理最基本的东西,换句话说,让管理回归自然。

  让管理回归自然

  一本书,相隔十年再看,感受有何不同?

  这本书的作者是Tomas Peters和Robert H. Waterman,前者现在已是享誉世界的管理大师,而在当时写这本书的时候,他还是麦肯锡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正是这本书让他声誉雀起,成了炙手可热的成功人士。据说请他演讲的人如此之多,以至于求见他比求见教皇还难。

  这本书首版的时间是在1982年,它所用的词句,传达的理念都朴实无华,但平凡之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不像现在很多管理书籍,上面既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学模型,也有晦涩难懂的概念语句。常常让人刚看几页,就不禁“惶惶然汗从腋出”,只好来日方长了。

  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突破了六百万册,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商管理的圣经。

  这本书的书名是《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中文译作《追求卓越—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也有译为《寻求优势》。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想从书中抽取一些片断,或许这比简要列举观点更为生动一些。

  “一位前IBM公司高级总裁回忆说:“有一次我出席销售经理会议,老沃森(IBM公司创始人)先生也在场。前排桌子上堆放着八到十叠文件,分别标明为“生产中的问题”,“设计中的问题”,等等。讨论了很长一阵子,沃森先生慢慢地走到桌子面前,伸手用力一扫,让那些文件飞得房间里到处都是。然后说:‘这里没有这类问题和那类问题,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我们有没有充分地注意和关心我们的顾客。’他脚跟一转离开了办公室。留下我们面面相觑。”这是IBM公司服务理念的表现:一切问题实质上都是如何服务好顾客,而不是各部门用来推托责任而总结出的那些东西。如果从这个大目标考虑,问题就会少得多。踏踏实实做好顾客服务,就是IBM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的奥秘所在。

  “P&G公司的一位产品经理交给总裁一份关于改变商标战略的建议书,它有一页又四分之一长,已经被退回来了,因为太长。德普雷(P&G公司前总裁)讨厌任何超过一页打字长度的备忘录。他常常把备忘录退回去并指示说‘把它压缩到我能抓得住什么东西的程度。’如果备忘录里牵涉的是一个复杂的情形,他往往还加一句:‘我理解不了复杂的问题。我只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当一位交谈者问起他这事时,他解释道,‘我的任务包括教会人们把牵涉到的各种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事物。这样我们大家都可以聪明一些。’”

  管理者现在已经逐步陷入了各种报告的泥潭,这些报告往往有近百页,有成千上万个数据。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更增加了报告的数量,加快了报告产生的速度。各个职能部门在编制报告的时候,都有一种使之冗长化的倾向,这样才能显得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繁重,而自己又是多么能干。借鉴一下‘一页备忘录’的故事,这里实质上反映了如何使系统简单化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管理改革或许能从一页报告开始。

  “预备,放!瞄准。”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好像在次序上有点混乱。这是书中用于鼓励迅速采取行动的口号。“在优秀公司中间,没有什么其它特点比重视行动、善于行动更重要了。”“干起来,做出来,试试它”,这是优秀公司最喜欢的格言。诸如此类还有“乱糟糟的行动比有次序的停滞好。”

  作者提出这样一个案例作为注脚,“施乐公司为了把产品搞得十全十美,在罗彻斯特建造了一座全由MBA占用的29层高楼。这些MBA在大楼中对每一件可能开发的产品都设计了拥有数百万个变量的模型,编写了一份又一份的市场调查报告……然而,这些人继续不着边际地分析时,产品研制工作被搞得越来越复杂,竞争者已经把施乐公司的市场抢走了50%以上。”这说明构想只有在不断行动中才能逐渐完善,企业只有迅速行动才能有效利用市场提供的机会。书中向我们表述了这样一个观念:“行动高于计划,动手做高于苦思冥想,具体高于抽象。”管理企业如此,管理个人生活难道就不是这样吗?

  总结起来,这本书提出了经营管理的8项原则,它们分别是“乐于采取行动、贴近顾客、企业家精神、通过发挥人的因素提高生产率、领导者身体力行,以价值准则为动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组织结构简单,公司总部精干、宽严相济,张驰结合。”

  老掉牙了是不是?或许很多人会这样讲。这些概念早就过时了,玩点新的吧。不管是在学界,还是在企业界,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各种概念,而且越时髦越好。说句不好听的话,管理在某些人当中,在某种程度上正被庸俗化。而这本书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们深入思考管理的本质,思考管理最基本的东西,换句话说,让管理回归自然。这就是我为什么重读这本书后,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这些未来可能从事工商管理的人的原因。而这本书长盛不衰的原因恐怕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