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上汽分手奇瑞为哪般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1-25 13:13:14 阅读:
核心提示:  连日来,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上汽已与奇瑞“分家”的风传近日终获验定。11月27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肖国普在出席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金融论坛时,首次公开承认上汽已退出奇瑞。据悉,肖国普是在论坛前的一个小型会议上对外界作出此番答复的,但在众人所关心的关于上汽将采取何种具体方式退出的问题上,则没有给予明确表态。据业内人士推测,上汽集团极有可能“无偿退还”或以象征性的极低价格归还奇瑞20%的股份。

  连日来,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上汽已与奇瑞“分家”的风传近日终获验定。11月27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肖国普在出席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金融论坛时,首次公开承认上汽已退出奇瑞。据悉,肖国普是在论坛前的一个小型会议上对外界作出此番答复的,但在众人所关心的关于上汽将采取何种具体方式退出的问题上,则没有给予明确表态。据业内人士推测,上汽集团极有可能“无偿退还”或以象征性的极低价格归还奇瑞20%的股份。

  “四不原则”埋下分手伏笔

  早在今年6月就有消息透露,上汽决定退出奇瑞汽车公司。消息一出,业界哗然,毕竟在奇瑞发展迅猛的势头下,放弃奇瑞就等于白白丢掉到手的一块肥肉。但联想到上汽处在通用与奇瑞知识产权争执的夹缝中,日子也不好过,作出此番选择想来也是无奈之举。此事当时被人描述得有鼻子有眼,但事关各方却一直拒绝承认。直至不久前,上汽与奇瑞方面依然还在坚持双方会合作下去,这就越发给此事件带来了些神秘色彩。而今据知情人士透露,在6月份上汽作出决定后,就与奇瑞方面展开出售股权的谈判,并在今年8月签署了协议。协议规定了保密期,期内各方不得对外宣布。同时在保密期内,各方分头着手“分家工作”。一位业内人士说:“显然现在已经过保密期了。”

  奇瑞汽车公司成立于1997年,为安徽省和芜湖市地方企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生产轿车,但由于政府主管部门对轿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实施严格的目录制度,奇瑞的产品像当时的吉利、江苏悦达起亚一样,一直无法进入市场销售。为了能够使自己的产品出现在国家产品目录上,奇瑞找到了上汽集团,希望能加入上汽集团,最终经多方的撮合,双方于2000年12月24日签署协议,奇瑞更名为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从此拥有了奇瑞20%的股权。与此同时,上汽也与奇瑞约定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债务和不分红。

  以记者今日之见,正是由于当初的这个“四不原则”,才为现今两家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从那时起短短两年多,奇瑞借助上汽的招牌在中国高速的汽车工业发展中成长迅猛:10多万辆奇瑞轿车已驶向全国各地、轿车走出国门出口国外、二期工程厂房投产、国内首家通过ISO/TS16949标准的整车制造企业等。奇瑞一跃成为中国车坛的一匹黑马,而这大大出乎上汽当初的意料。其间,上汽曾流露过想要收编奇瑞的念头,无奈羽翼渐丰的奇瑞已不愿将大好的江山拱手相让,有“四不原则”做挡箭牌,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导火索

  不能达成更深层的合作也就无法解决更棘手的问题,之后奇瑞与上汽之间的摩擦就不断发生。先是德国大众、后是美国通用,奇瑞与上汽的摩擦实际上都是因上汽集团的两大国外合作伙伴而起的。

  由于为上海大众配套的数百家零部件企业中有部分零部件企业也在为奇瑞公司提供零部件,这使得奇瑞轿车的一些零部件可以用桑塔纳的零部件更换,德国大众为此非常恼火,曾有意将奇瑞告上法庭,上汽集团曾为此左右斡旋,非常伤神。而奇瑞轿车当时以低于桑塔纳的价格迅速赢得市场,抢占了桑塔纳的一些市场份额也让德国大众很不开心。

  奇瑞新车QQ也是导火索之一,这款车型还未上市就备受争议,QQ下线后,业界传言QQ涉嫌抄袭通用汽车的产品—— 一款原韩国大宇的微型车MATIZ。奇瑞方面坚决予以否认,并声称奇瑞公司对QQ完全拥有知识产权。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为此在上海举办了“雪佛兰SPARK研发解读”活动,欲告诉消费者仅凭摹仿制造出的汽车极有可能存在七大隐患,并声称通用中国在拿到足够的证据后,会采取进一步的手段。

  QQ与雪佛兰SPARK争端还未结束,又传出奇瑞第二款车型再次侵犯了通用车型专利权,通用汽车就奇瑞轿车“东方之子”是否模仿了通用大宇美男爵(Magnus)轿车展开调查,通用汽车方面称他们注意到两者在外观设计方面有相似之处。这让通用汽车对奇瑞极为不满,此前因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与奇瑞公司有关联,通用才尽力忍耐。

  而另一方面,通用与上汽的合作正走向更深更远,上海通用的快速增长使双方对进一步合作充满信心。在联手入主上汽通用五菱之后,上海通用的赛欧生产基地也移师山东烟台,双方对每一次合作都相当满意。近日,又有消息称,因金杯通用销售状况不佳、SUV市场定位不准,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极有可能再度联手,将其纳入双方麾下。这让上汽集团对与外资合作伙伴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与奇瑞的关联则如同鸡肋,上汽最终以舍小取大的心态,萌生了退出奇瑞之意。

  上汽退出,一汽进入?

  尽管上汽退出了奇瑞,但由于奇瑞一直是独自掌管自身的运营管理,所以并不会对奇瑞的销售造成太大影响。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卖掉奇瑞股份之后,上汽与奇瑞已彻底摆脱关系,通用汽车在奇瑞产品的涉嫌侵权事宜上,会不会毫不留情地加以追究?正在人们对奇瑞的前景感到扑朔迷离时,一汽集团某高层领导的表态颇具意味:“一汽最终重组奇瑞是有可能的,因为当初有人提过让一汽接手奇瑞的建议,但一汽没有重视,结果归了上汽。现在机会又来了,我们正在考虑,如果决定下来,那将是早晚的事情。”

  一汽是站在旁边,看着上汽和奇瑞的分分合合,至今仍保持“暧昧”态度的厂商。

  但在两年前上汽、奇瑞“结合”的时候,一汽的心情却复杂得多。在一汽的高层和专家中“徽派”相当多,老厂长耿照杰就是安徽人。一汽一位高层透露,当时帮助安徽省和芜湖市搞奇瑞项目的一汽专家多达200人,一汽对奇瑞是有感情的。

  当年,上汽、东风和一汽都想搞经济型轿车,但一汽原副总经理黄金河却婉言表示:“我们肯定做,但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产品。”一些一汽的老领导、行业协会的专家和政府部门都提出建议,让一汽接手奇瑞,以便迅速得到一个合适的经济型轿车项目。但当时一汽的重点放在引进新的外资和重振红旗的任务上。1999年10月上马的烟台大宇发动机与整车项目由于问题多多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他们的精力,“奇瑞与上汽合并后,一汽曾经感到过后悔。”回忆当初,一汽人曾明确表示。

  现在,一汽与丰田红红火火,和大众签了10亿欧元的扩建计划,奥迪明年也要增资,利用外资的工作很圆满。而红旗找到马自达后,市场也很不错,近期的生计不用再愁。一汽现在倒是可以腾出精力来找一找国内的资源,奇瑞与上汽分家,一汽来接手,理论上可行。但奇瑞目前与通用有麻烦,一汽愿不愿意替奇瑞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