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2013看中国经济的十年之痒

企业报道 作者:刘源  2013-08-29 14:24:22 阅读:
核心提示:2013年,世界经济和中国发展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客观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十年,已经有充分的数据可以参考,让投资者能够对照历史经验把握规律。唐太宗有句著名的话“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我们也可以把它用在经济趋势分析里,帮助我们清楚认识时局变化。

  2013年,世界经济和中国发展的话题再次引起关注,客观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十年,已经有充分的数据可以参考,让投资者能够对照历史经验把握规律。唐太宗有句著名的话“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我们也可以把它用在经济趋势分析里,帮助我们清楚认识时局变化。

  分析趋势不妨“以史为鉴”

  曾经拜访一位期货操作高手,他推荐了一本书《中国股市十七年》,并且说:“如果你能够充分了解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对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就不会感到太迷惑。”的确,经济学家的观察已经发现,大到经济发展、小到企业经营,其实都有自己的周期规律,如同佛教所讲的,每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只能够延缓却不可避免。

  对于大多数股票分析师来说,库存周期已经成为分析股票走势的重要工具。而分析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时,我们也会有目的的比较历史数据,进行未来趋势的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不了解经济发展历史,将会缺少战略方面的认识。

  “逢二筑底、逢七逃顶”的中国经验规律

  如果从经济盛衰、股市涨跌方面,把中国历史做一个走势图,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呈现着“逢二筑底、逢七逃顶”的有趣现象。所谓“逢二筑底”,就是每逢尾数为2 的年份,往往是企业经济和股票市场的低谷,这里既是衰退的终结,同时又蕴含着上升的潜力;而“逢七逃顶”指的是每逢尾数为7的年份,经济、股市都处在盛极的顶点,而之后风险将急剧增大。这可谓是中国经济的“十年之痒”。

  1982-2012,从中国历史发展看规律

  让我们回顾历史片段做以印证: 1982年后,经历风波的国民经济快速恢复,1985年农业大丰收,工厂开始实行奖金制度,所有人都对未来信心十足,而这一切在1987年达到顶点。1988年,在经济规律作用下物价大幅上涨,进而产生抢购和大萧条,经济再次回落。

  1992年当经济处在低谷的时候,市场经济确立,各类现代经济法案颁布。1993到1996经济突飞猛进,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中国也难以幸免,经济再次着陆,而这次下探,直到2002年都没有复苏的迹象,当时很多人已经对股市复苏完全绝望。

  2002年,在货币增长型模式带动下地产逐步发力,而国企改革、股权分置孕育了2007年的天量牛市,这一阶段新兴投资者广泛参其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在顶峰清醒的逃离,更多人在“股市要超一万点”的幻觉中吃到教训。这次经济萧条的影响持续到2012年。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是否还能呈现“十年之痒”呢,让我们共同观察。

作者系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源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