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突破“资源瓶颈”

企业报道  2013-08-31 20:39:04 阅读:

  各地的电力价格在涨,油费在涨,运输费在提高,钢铁在涨价,各种有色金属统统涨价。不仅如此,资金供应也将有所紧。从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的发言来看,今年银行的贷款规模将控制在2.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的贷款总额整整减少了3千亿元人民币。虽然银行将进行行业调控,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会感觉到资金紧张。

  在这次会上,多位经济学家都谈到2004年中国的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德国商会代表的发言也证明了这一点,他表示在江苏、浙江投资的德国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电力价格和限电的影响。

  面对资源瓶颈,是束手就缚,还是未雨绸缪呢?

  北京大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是一个输出能源的企业,可是也同样面临着能源、资金短缺的威胁。由于煤炭紧缺,运输费上涨,发电的成本也上升。北京大唐采取的策略是降低成本+控制上游资源企业,相应的对策是: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尤其是控制造价;利用沿海地区、西部的优惠政策取得发展;煤电联营,进入上层原材料行业;进行资本运营。

  相比北京大唐而言,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应对,甚至“变无利于有利”,在某种程度上是利用了能源危机。比亚迪首先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伴随着全球钢铁价格的上涨,比亚迪迫使主要竞争对手东芝从电池行业撤军;比亚迪创立之初就定位在以出口为导向、进入利润率更高的高端市场,从而能够抵御成本上升给利润造成的损失;利用目前能源短缺的契机,进入新型能源领域,进军充电汽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王传福在会议上不断呼吁政策对充电企业倾斜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