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产业结构升级必须逾越的关口

企业报道  2014-03-27 07:59:32 阅读:

  当纺织品出口受阻的坏消息接踵而至时,迫使一些出口企业从内销市场寻找出路,因此,国内市场压力增大,尤其是中低档市场。而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却使纺织品企业看到了自己更为尴尬的局面:在其调查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出口出不去,国内又供过于求,纺织品企业的出路何在?面对生死抉择——纺织品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据了解,近年来轻纺产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纺织业投资同比增长39.7%其中相当一部分产能将于近期形成这些行业产品供给能力还会进一步提高。现在,许多纺织企业、服装厂可能已无单可做。再面临着还在日益膨胀的产能,一些产品的价格大幅跳水,下跌了20%至30%,恶性价格战的苗头已经出现。价格战势必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进入困境,一批企业将倒闭。

  纺织业进入门槛低,回报见效快,无疑增加了纺织企业技术研发的惰性。在本来企业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大概很少有人会投资见效慢的技术研发,而是用于立竿见影的扩大产能。因而致使中低档市场的恶性竞争已成顽疾,而高档市场却少人问津。产品结构调整这个一直被提起却又一直被忽略的问题,而今已成为中国纺织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我国纺织品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出口产品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少,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随着近年来纺织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出现低值报关等不规范行为等等。

  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生产模式的调整。专家认为,部分行业的供大于求,将带来企业或行业的亏损和产能闲置,并将影响到部分行业从业者的就业。但是,市场供大于求也将有可能促使企业改变产品结构,生产具有更高附加值、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近期我们也看到,除企业自我奋起之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在积极组织业内企业并联合纺织技术研究机构,加大纺织科技研发力度。近年,中国纺织工业将重点突破以纺织新材料和新材料加工技术、生态纺织品和环保、节能加工技术、纺织信息化技术等为重点的28项关键技术。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不断加大的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影响,中国纺织业的大规模洗牌已难以避免。中国纺织业一方面要尽快适应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更新换代,向高精尖发展,逐渐抛弃高能耗的粗放经营模式的服装企业,走上增加附加值、高效益的道路。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