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新型工业化进程永不止步

企业报道  2014-07-29 11:07:14 阅读: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对推动全省富民强省、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全省由1999年的27.5%提高到2003年的30.8%,尤其是今年前10个月达到31%,拉动国民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是摆在全省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近日,本报记者就全省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加速工业化进程等问题专访了青海省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骆玉林。

  骆玉林在回顾近几年青海省工业经济发展历程时说,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以企业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加,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保持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总量不断扩大。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72.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8亿元,增长速度达到17.1%,今年预计增长22%。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二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优势产业不断壮大。石油天然气、水电、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等优势产业显著进步,目前,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24.3万千瓦;原油产量达到22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15.4亿立方米;钾肥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铝锭产量达到100万吨。全省以水能资源、矿产资源、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三条线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三是工业投入成倍增长,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相继建成,包括百万吨钾肥、涩宁兰输出气管线、桥头铝电、尼那电站。几年来,全省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达102亿元,投资规模相当于“八五”时期的3.7倍,“九五”时期的1.4倍,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15项,是青海省技术改造投入最高的一个时期,也是工业投入最高的一个时期。四是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实力得到增强。对436户国有企业进行了破产重组,使一批长期亏损的企业焕发了生机,同时还积极引进省外优势企业参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一批优势企业得到发展壮大。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工业发展。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近5年,累计引进省外资金到位260亿元。经过近几年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青海省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六是坚持推动园区建设,园区经济得到发展。四大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招商引资进展顺利,正在成为全省利用省外资金、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到2003年底,四个园区已累计批准入驻企业355户,其中,123户企业已开工建设,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

  骆玉林接着说,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阶段,对一个地区来讲,实现工业化的程度是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全省上下要紧抓机遇,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探索和建设一条能够体现时代特征、青海特色、产业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到2010年,工业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5%;到2020年工业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总量再翻一番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9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实现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渡。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把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具有青海特色的资源加工制造业。到2010年,资源加工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到2020年,加工制造业的比重提高到60%。三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到2010年,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20%以上,到2020年达到30%以上。四是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是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载体,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抓好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工业投资实现500亿元,2010年到2020年工业投资达到1700亿元。五是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技术进步,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到2010年,工业信息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增强,资源加工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先进水平,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50%;2020年大中型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以及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六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七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与机制,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要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制度改革,巩固各项改革的成果,逐步消除企业成长和工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八是加强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保护,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骆玉林最后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较长的过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目标。因此,各级政府工业主管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识、执政求进的创新意识、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执政固本的基础意识、执政图治的忧患意识、提高执政能力水平,加快工业发展。同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工业发展,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只要全省上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一定能实现富民强省、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更多专题
志存高远 追求卓越

我常常和同志们讲,要享受工作。一位退休的老同志来信告诉我,对这一提法很有感触,很受启发。享受工作并不...

千条银线走万家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电网企业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