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服务企业成就非凡

企业报道  2014-08-07 09:23:53 阅读:

  从燕山石化董事长到北京市副市长,从北京市副市长再到今天的华夏银行董事长,熟悉刘海燕的人对他丰富的个人阅历和他取得的工作业绩无不交口称赞,但刘海燕身上还有一点非常宝贵的东西几乎被人们所忽视掉,那就是当年在他的带领下,燕山石化勇夺我国改革开放后企业界设立的第一大奖——金马奖。此奖的获得不仅使燕山石化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使刘海燕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前身为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他仍在担任着中国企联副会长职务。可以说,刘海燕是中国企联发展壮大的历史见证人。时逢中国企联成立25周年之际,记者日前专访了这位中国企业界的资深人士。

  肩负历史重任

  刘海燕表示,中国企联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应运而生的。中国企联成长的25年,正好是我们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25年。25年来,中国企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企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企联在职能发挥上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为在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也在逐步调整,企业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原料、产品等方面的分配由过去的政府包办转由市场调整,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单位,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就特别需要有一个中介组织进行沟通,在二者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在此背景下,中国企联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逐渐突显了出来。

  刘海燕介绍,这期间中国企联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变。首先是如何给企业放权、松绑问题。记得当年中国企联在福建组织的企业家活动日上,几十个企业厂长、经理联名写信向中央呼吁,要求给企业放权、松绑,中国企联对这个活动给予了积极支持,把企业家的愿望反映给中央,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而放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何更好地引导企业走向市场。这一时期现在回头看,对企业而言可谓经历了一场很深刻的变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所形成的思想是很僵化的,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很强,这些都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此时中国企联就组织了很多活动,帮助企业家提高认识水平,引导他们不要过于依赖政府,要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同时把企业的一些愿望反映给中央,使中央能够有的放矢的解决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再后来,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有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最初的理解存在偏差,政府的干预也过多,所以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官办翻牌公司,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只是大家变了个名。这时候,中国企联的老领导宝华同志站了出来,大声疾呼不能搞这种形式主义,倡导企业要从根本上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真正形成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互相制约的管理机制。同时要解决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有条件的企业还要上市。这些提议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它对推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海燕认为,时至今日,中国企联更要进一步成为雇主组织的代表,要按照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来协调政府和企业的矛盾、企业和员工的矛盾。作为三方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企联的确发挥着独特的协调作用。

  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刘海燕说,多年来,中国企联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诸如政府政策的传递这样一些大的方面,更体现在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细微之处:

  为国有企业铺路——中央提出来要市场化、多元化、科学化管理,具体怎么做呢?企联在这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宝华同志也曾经对企业家所应具备的素质提出过要求,在企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让民营企业直腰——民营企业有一段时间感到没有社会地位,后来企联把民营企业吸收进来,有的当副会长、有的当常务理事,组织出国的时候,让民营企业家和国企总经理、厂长们一起出国,民营企业家都感到他们的地位提升了,很受鼓舞。

  为外资企业解惑——中国到底怎么开放?对外资企业有什么优惠政策,又有哪些限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有很多困惑,需要解释,他们不是很清楚,企联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沟通解释工作。

  刘海燕回忆,“我记得1985年在燕山石化时,第一次随中国企联出访到澳大利亚,参加首届中澳企业家交流会,袁宝华同志是团长。当年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外包括澳大利亚对我国应该说基本上不太了解,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在会上一一为他们做了解答,那次会议开得很圆满,使国外对当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趋势与投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997年我又随宝华同志到日内瓦参加国际雇主组织会议,我们知道国外企业对政府出面说话总是不太相信,而中介组织出来说的话就比较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那次国外对我国市场经济同样提出了很多问题,中国企联也很好地回答了他们。25年来,中国企联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不仅增加了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增强了国外对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认识,获得了尊重。”

  后来锦华同志担任了中国企联会长,他同样是一位很有声望,很有经验的老企业家、老政治家,是我们的老领导。他曾经先后负责筹建宝山钢厂、金山石化,领导中国石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担任国家体改委主任、国家计委主任期间,他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锦华同志的带领下,中国企联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成为我国雇主组织的惟一代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说,这些年来中国企联作为一个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在对企业进行引导的同时,也给予企业很多支持与服务,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力求更上一层楼

  当然,要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的“家”,中国企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刘海燕表示,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而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生有死,政府审批的范围越来越小。此时企联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可以担负起很多政府不适合做的工作。比如说传递中央的一些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信息,对企业进行产业指导和行业指导,告诉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哪些产业是鼓励发展的,哪些产业是要限制的,这些方面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企联可以替代政府来讲话。

  此外,在对企业进行公开评价方面,企联出面比政府来做要好的多。过去,政府对企业搞很多评比,后来因为发现弊病很多就不搞了,但企业一点评比没有也不行,一点激励作用也没有了,到底哪个企业做得好,哪个企业做得坏也说不上来,此类事情谁来做最合适?只有像企联这样的中介机构来做才好。像世界500强也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政府来做的,而是一本杂志,也是一个中介机构来做的。刘海燕在当北京副市长的时候也说过,政府不要去搞这些事,不要说哪个企业好或是不好,要让企联去做。企联将所有指标都列出来进行比较,再到老百姓当中征求意见,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更公平、公正。现在中国企联在做中国企业500强评比,通过这个评比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发展态势。500强企业中有的发展很快,有的却慢慢萎缩,这让我们从中看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不仅如此,500强评比对企业也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能够进入500强就非常有自豪感,这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

  再者,企联要更加及时地反映企业的意见、呼声和要求。比如说前几年云南红塔老总褚时健因为经济问题受到了法律制裁,在社会上反响比较大。首先,我们说褚时健私分奖金是错误的,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分配体制也确实存在严重缺陷,不看到这一点也不行。中国企联当时也讨论了这个问题,把各方面的意见反映给中央,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之后国有企业有了年薪制,并推行了一整套考核机制,现在又在逐渐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都是从过去企业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像类似的事企业本身很难去反映,这就需要中介机构替企业说话。所以对企业家到底怎样评价、怎样激励这套东西应该由中国企联这样的中介机构出面来做才比较客观、公正。

  刘海燕最后表示,中国企联作为中国惟一的雇主组织代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把雇主工作作为其立会之本上,而随着我国三方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企联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影响力也必将水涨船高。

更多专题
在大市场“秀”出霸气

小企业势单力薄,名气不大,牌子不响,如何出人头地?这是所有中小企业老板的“诸葛亮难题”,怎么办?广东圣...

大道行 创赢的艺术

东华只是扎根于常州这片土地上的众多民营纺织企业中的普通一员,但却是这个由外乡人执掌的企业擎起了常州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