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从潜能到实战的经典

企业报道  2015-04-09 13:49:55 阅读:

  用友致远是用友集团9家成员企业之一,是一家专注做协同软件的公司。在我眼里,它最成功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把这种神奇的管理力量写在软件里。“工作者的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否则,他对做好工作的热情很快会消退”。为了不让员工成为朝九晚五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人,帮助员工“做好该做的事”成为关键,用友致远5年磨砺的A6协同管理软件成为了从激发潜能到产生成效的生产动力。

  企业文化不再是一句口号。企业文化的第一个“传教士”就是老板,他希望每个员工恪守企业的理念,信奉自己的事业。企业文化要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困难期可以共渡难关,在创业期可以英雄辈出。作为力量的延续,它有一个共同的课题是传达。到A6协同上面来看看,文化理念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深刻的内心读白和交流,企业文化传递变成了可以操作的行为模式。

  每个人都成为公司的主人。在企业的不断行进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员工的思想,最易变化、最难捉摸的也是它,可是它一旦成为了精神,就得以成就联想和用友们的发展。发挥个人的力量,就需要个人深度的参与。他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不仅仅是座位旁边有个衣柜那么简单。他需要随时打开办公室的门,找到集体;需要随时随地发表意见,并必须得有人回复他;他需要随时随地汇报工作、随时随地查找企业文档和关联项目资料。他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里面有工作的一切记忆,以个人为中心,并且彼此相连。在这个虚拟的办公空间里,他不再是被动的客体,他不用照顾任何表情,他不受任何声音打扰,可以跨越沟通的各种时空界限,使协作变得简单顺畅。

  让制度真正用起来。如果你在一家公司服务多年,你记得多少条和你有关的制度?大量的工作时间中,我们的制度仅仅是行政部柜子里那厚厚的一堆纸而已。而且,我们学习制度,也只是粗略的,草草阅览而已。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制度很长、很厚、很枯燥,真的很难有人能认真学下来,并且大量制度几乎都属于“无关”的范围。制度真的不是学的,而是用的。A6让我们把制度真正融入到员工的工作细节中,在细节中去规范,让制度真正可以“用起来”。

  赶走光说不练。难以想象一个天天光嘴上说说,每次说的时候也都非常有道理,可是根本就不会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这种只会糊弄领导的人有时真是让人头疼。对于任务双方,A6在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可视化的责任关系”,一项工作一旦以协同的方式发送出来,无论执行多长时间、有多少人参与,都将有凭有据、有始有终,皆可以被“看到”和“查找”,并“跟踪”。

  教你跳出画面看画。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总是被这个人、那件事无情打扰,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去思考该想而始终没时间想的问题。有一些好习惯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没有实现的环境。用了A6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每天下班前抽出15分钟做好明天的“6件事”和“要事”,效率就能成倍提升。以前人们总是在说“一日之际在于晨”,现在更多人喜欢说“一日之际在于昨夜”,就来源于此。

  有效决策在融会贯通中产生。决策是一种判断,有效决策最现实的是第一时间查找到可以作出决策的知识依据。我们可以设想,对于一个刚刚到位入职的项目经理而言,对他最有价值的知识不是网络上收集的项目管理知识、技巧,而是前期项目进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重要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些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却常常沉睡在他人的文件夹中。A6能保存你希望保存或强制保存的所有管理行为过程,沉淀下组织中最宝贵的知识财富———过去!

  让管理者变得轻松。我们是不是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呢?是不是总觉得该做的没时间做,可身边的事又特别的多,总觉得无法从琐事中摆脱出来呢?我们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痛苦也就越大。效率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不是每分钟都在工作,而在于你是如何安排你的时间。A6提醒我们始终要选择做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专心”。

更多专题
青春在雪中飞扬

到吉奥集团采访,已经是第二次。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穿过老城区,穿过荒芜的城郊,一座崭新的工厂赫然跃入...

当之无愧的创新先锋

新昌,作为浙江东部的一个偏僻山区小县鲜为人知,但在中国医药制造的编年史里却有着浓墨重彩的圈圈点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