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长三角经济区范围逐步扩大

企业报道  2015-04-17 18:03:09 阅读:
核心提示:从经济区空间范围看,长三角经济区范围逐步扩大。198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形成长三角经济区的最早雏形。

  从经济区空间范围看,长三角经济区范围逐步扩大。198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形成长三角经济区的最早雏形。此后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地方政府合作组织为平台,长三角不断纳入更多外围城市。在这种行政扩容的基础上,在研究中需要利用科学的指标和方法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空间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我们首先通过划定2020年高铁网络下两小时经济圈的通勤范围初步界定长三角经济区的地域边界,然后利用重力模型计算该区域城市间的吸引力指数,对这一范围界定作进一步论证。

  时间维度:两小时经济圈的扩展

  经济区通常对应一定的“通勤圈”,即以特定的通勤范围形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美国和日本均是以一定的通勤范围来划定都市区的边界。通勤范围可以用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来衡量,考虑到交通条件的改善能够大大缩短时间距离并不断扩展经济区的空间范围,显然以动态的时间距离来划定通勤范围是更加合适的。因此,我们通过两小时经济圈来考察长三角经济区的范围扩展,并以此为依据初步划定其地域边界。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高速化、网络化,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的范围不断扩大:1990年,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只能辐射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嘉兴等少数紧邻上海的城市;2000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镇江、湖州、绍兴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逐渐贯穿沪宁、沪杭通道;2010年,随着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等一系列跨江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的南北两翼更加丰满,向北跨过长江纳入苏中的南通、扬州、泰州三市,向南跨过杭州湾以宁波为节点,辐射浙东沿海。

  至2020年,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扩大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的范围,特别是随着沿海、沿江以及沪宁合高铁的全线贯通带动浙南、苏北和皖江地区全面融入,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总共40个地级以上城市。届时,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最短往返通勤时间将控制在4小时之内,能够实现当日工作往返,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将全面迈向“当日经济”。

  空间维度:区域空间联系的强化

  基于经典引力模型,用动态的时间距离替代静态的空间距离,计算2020年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所有城市与中心城市上海的吸引力指数,并与早期公认的长三角经济区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我们的比较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的范围为2003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16个会员城市,这也是早一致公认的长三角空间范围;第二期的范围为2013年该协调会扩容后的30个会员城市;第三期的范围为2020年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所包括的40个城市。

  比较这三个时期的吸引力指数均值,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2003年为4.014,2013年为4.129,2020年将达到4.562。这说明以2003年被一致公认的长三角传统16市的吸引力指数为标准,随着区域扩大和城市增加,中心城市上海能够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产生更广的经济外溢效应。至2020年,一个包括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超级经济区将出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海洋的广袤空间里。

更多专题
荷兰经济回顾与展望

总体经济讲的是GDP、消费量、物价、投资、利率、货币政策、政府财政收支、以海关税则分类为准的进出口值、...

让酒香溢满天下

“酒是一种文化。”郭双威见笔者第一句话就这样定义。他说:“山西杏花村汾酒,孕育于6000年前的杏花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