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巍巍太行山麓,长平之战故里,依托丰厚煤炭资源优势,煤海激流中他们肩负高洁使命,凝神锻剑、搏击风雨,一座现代化煤炭企业成功崛起,以其奋进足迹、开拓精神,不断奏响生命新的华彩乐章!
他就是企业家田银库和他领导的山西高平申家庄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矿)。申矿为山西省50家国有重点煤矿之一,半个多世纪煤海扬帆,在全省煤炭发展史上留下辉煌足迹。多年来,先后经历采煤方法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百万吨矿井改扩建、质量标准化建设等重大发展历程。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企业家田银库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部署,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工作方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依靠改革创新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取得骄人成绩:原煤生产由2001年39万吨上升为2004年103万吨;实现利税由2001年995万元上升为2004年5839万元;销售收入由2001年3375万元上升为2004年1.88亿元;2003年,公司率先在高平建成第一家百万吨矿井,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截至2005年3月2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十周年,跨入全省安全生产先进行列。依靠卓越成就,先后被煤炭工业局评为“质量标准化矿井”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荣获高平市“技术先进单位”、“社会统筹先进单位”、“1000万元以上纳税红旗单位”和晋城市“先进企业”、“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党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董事长兼总经理田银库以其卓然成就先后多次被各级政府授予“优秀经理”、“五一”劳动奖章、“经济建设标兵”、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个人立功表彰“一等功”、“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高平市第三届“优秀人大代表”、2004年山西省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华大地新闻人物“中华优秀企业家”、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等殊荣。
风雨兼程:科技兴矿奠基石
半个多世纪煤海扬帆,申矿人以其不懈追求与顽强拼搏,凝神铸剑,披荆斩棘,依靠科技兴矿,为企业腾飞奠定基石,不断耕耘新的创业天地!
申矿始建于1952年,地处高平市北11公里处韩王山下,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兼程,在一代又一代申矿人执著努力下,企业发展不断掀开新篇章,成为山西省50家国有重点煤矿之一,高平市机械化程度最高和惟一年生产能力达百万吨矿井,现有职工2000余人,固定资产2亿元,矿井井田面积29.8平方公里,地质总储量29825万吨,按年产120万吨计算可服务40年。公司铁路专用线长4.4公里,交通便利,拥有容纳40万吨、可容纳沫精煤3万余吨储煤场,并拥有可容纳3000吨的炭块仓和8000余吨的精块仓。
秉承半个多世纪优秀创业传统,阔步世纪新征程,在企业家田银库带领下,申矿人搏击市场风雨,抢抓腾飞机遇,以跨越式发展雄姿取得骄人业绩,展现出卓然创业风采!
光荣属于那些挥洒激情与汗水的时代骄子。田银库正是这样一位经历改革风雨而成长起来的申矿人的杰出代表。1980年,沐浴着改革春风,当时年仅20岁风华正茂的田银库带着对矿山憧憬来到申矿,从此,开始了他煤海击流奋斗历程。20多年来,他与申矿人携手并肩、植根煤海、开拓奋进,不断超越自我,先后从事过采煤工、调度员、技术员、行政副科长、供应科长、总经理助理、公司副书记等职务,无论立足哪个工作岗位,他都殚精竭虑、真抓实干,成绩突出。2001年3月底,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带着领导殷殷嘱托,在职工期盼中他走马上任,出任申矿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人生舞台与申矿发展阔步新高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世纪50年代初建矿以来,申矿先后经历四次大的技术改造,采煤能力逐步达到100万吨/年,采煤方法由上世纪50年代初高落式、刀柱式逐渐向长壁回采过渡,80年代由长壁回采走向高档普采,1995年第三次技术改造,率先在高平市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工艺,并荣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进入新世纪,以田银库为首的申矿人坚持科技兴矿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关小改中建大”方针,高瞻远瞩,科学决策,于2002年擂响进军百万吨矿井隆隆战鼓,经过半年多紧张运作,对公司上扶坑口投资2300万元,淘汰原有高落式回采工艺,布置适合地质条件轻型综采放顶煤生产工艺,使上扶坑口产量达30万吨/年,极大提高了公司机械化水平,使公司拥有了两个综放队、两个掘进工作面,原煤总产量达100万吨/年,形成“两综四掘”协调生产新局面。公司还积极鼓励引导全员技术创新热情,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制定出台《关于对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奖励的规定》,年终奖罚兑现,在这项规定鼓励引导下,一批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涌现出来,如综放队改进停机放煤采煤方法,优化形成一套安全、标准、高效的边割边放的回采工艺,使工作面班产量由原来800吨提高到1000—1200吨能力,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保证了每月至少5.8万吨生产能力;选运队对选煤楼1#皮带进行提速改造,日运量提高700余吨,解决了制约高速生产造成运输能力不足难题。就这样,近3年来先后有几十项工艺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节约资金数百万元。
继往开来,申矿人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1996年建成年产21万吨洗煤厂,使产品实现三级筛选,四大系列,八个品种,全部为优质无烟煤,其中生产的0—13mm洗沫煤荣获“山西省优质产品”称号,为进一步扩大洗选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新班子果断决策投资1280万元建成三段数控跳汰、浮选回收的30万吨/年第二洗煤厂,2002年6月下旬竣工投产,结束了公司自产原煤不能洗选的尴尬历史,洗煤规模达到51万吨/年,产品远销上海、江苏及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从而使企业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得到极大提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扬帆煤海:开拓创新谋发展
搏浪煤海激流,申矿人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奋进雄姿,坚持把企业改革、改制与创新管理全面推进,引领这艘创业旗舰驶往更加辽阔壮美的海域!
1999年6月,原高平市申家庄煤矿改制为申矿公司,成为当地第一家国有股份制企业。2001年3月底,以田银库为首的新班子直面煤炭市场相对疲软、煤矿设施老化、贷款拖欠严重、煤炭产品单一以及国有企业不可避免体制和机制僵化等重重挑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深刻指出,公司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就是内部经营机制与新的煤炭市场竞争形势不适应,科学确立了“两抓一调”方针,即确保安全抓生产,清收货款抓销售,调整产品增效益。
为此,申矿人高擎理想旗帜,从2001年后半年开始大刀阔斧全方位改革创新,使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新班子坚持把抓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确立“争做自主保安型职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目标,积极倡导“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提升全员安全思想境界为着眼点,逐步形成“安全为天,生产为地,顶天立地,人企合一”为核心安全理念系统,在此基础上,努力培植具有申矿特色安全培训教育体系和安全行为制度体系,不断加大安全培训力度,仅2001年到2004年期间,就举办培训班20余期;公司还通过建立安全文化走廊,用文图并茂形式努力唤醒全员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情感、亲情教育方法,组织员工家属召开家庭交流会,形成企业、社会、员工、家属四方互动、共抓安全新局面。
田银库曾深刻指出:“安全生产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是一场全员参与的‘人民战争’,而战争胜利和工程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各级安全生产的领导者。”多年来,申矿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严格落实各级一把手安全负责制,并把各项指标层层落实到人,将安全工作现场控制与长效激励机制有机结合:每天上班前由公司“两委”成员主持召开班前班后会,通报安全生产情况,研究重大安全生产计划等。值班领导必须下井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加大安全检查监督力度,采取突击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办法,严格奖惩,努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新班子还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技术与设备革新,为安全生产提供物质保障,如2004年投资1000多万元对井下进行全面改造,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依靠创新安全管理,到今年3月2日成功创下安全生产十周年骄人成绩!
田银库和班子成员还探索完善了以质检科为龙头从采掘、运输、洗选、化验、装车到售后服务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综合考评中对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制,把质量同各单位工资挂起钩来,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他们还借鉴兄弟公司经验,创新财务管理,增设库管科,制定材料申报、采购、领用制度,形成劳办、财务、供应等几个科室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成本管理体制;物资供应实行账、物、卡三对照,比价采购,零库存管理;生产管理紧紧围绕降耗增效,强化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现场管理,对井下逐步实行微机监控;资金管理针对货款拖欠困扰现实,把清理货款当做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并将清欠指标落实到人,使公司“血脉”真正流畅起来。与此同时,新班子还将销售管理作为企业经营发展龙头来抓。在确保大战略、大目标前提下,对销售部放开搞活,把一批具有一定公关能力、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销售岗位,坚持计划到人、责任到人,创新营销机制,使公司年销售量突破百万吨大关。
申矿还在工资管理上打破级别界限,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按责任大小、技术含量高低、苦脏累险程度、贡献大小等决定职工收入,并大力在连队推进矿内工资二级分配制度,打破长期存在的“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技术高低一个样”分配体制“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人事管理取消终身制,实行一年一度干部聘任述职制,凡年考核不合格,一律免职,绝不变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一大批有知识、精技术的优秀管理人才被聘任到公司各个岗位上,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良好竞争氛围。与此同时,申矿加大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力度,一部浓缩企业历史管理经验的制度汇编业已完成,申矿人更创新思维,努力探索并积极构建全新数字化管理体系,追赶数字经济潮流,谋求企业跨越式新发展。
近年来,由于煤炭市场趋于好转,尽管公司经济效益取得显著提高,但以田银库为首的申矿人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企业产品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下潜在危机,充分发挥现有资金、人才优势,积极探索非煤产业和多元化发展之路。投资兴建一座托锟厂,降低成本,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又妥善安置部分富余人员,实现一矿带一厂,相互补充,厂矿共赢目标。与此同时,针对公司生产规模扩大、煤炭资源枯竭速度加快的现实,未雨绸缪,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申矿实施9#、15#煤深层开采规划和“12218”战略目标,即争创省级经营管理先进企业,实现原煤产销两个百万吨,实施西部21平方公里杜寨煤田开发战略,完成八大经济指标宏伟目标。如今,朝着这一宏伟目标指引方向,申矿人正凝神锻剑、整装待发,决心以其昂然雄姿开辟企业更加辉煌壮丽的未来!
文化为魂:以人为本铸辉煌
世纪征程上,他们高扬理想旗帜,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努力培植优秀企业文化,关爱职工,凝心聚力,使申矿成为众志成城英雄劲旅,不断抒写辉煌壮丽新诗篇!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开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处企业核心领导岗位的田银库始终严于自律,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确立为自己的座右铭,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坚定不移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如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到经贸工委和市委党校参加培训,为预备党员按期办理转正手续;坚持开展一系列党员思想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企业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坚持“一课三会”制度不动摇,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成功举办为党增辉有奖征文、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讲座、“庆七一、颂党恩、谋发展”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公司党委更以优异成绩获“高平经贸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以思想政治工作为精神内核,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提升申矿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田银库为首的领导班子努力培植职工共同愿景和理想信念,以《申矿之声》为主要载体,大力弘扬“团结奋斗、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企业精神。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员工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精神;规范职工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执行力,倡导文明用语、文明行为,把企业精神、共同愿景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
作为申矿核心领导人,不管工作多么繁忙,读书学习已成为田银库不可或缺的生命要素。而他尤其偏爱书法艺术,每晚一小时的书法练习已坚持数年,中国书法艺海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给他以充沛的精神滋养。在他的模范带动下,公司上下积极投身创建学习型企业实践,不断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努力加强人才储备,有组织的开展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把统一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管理人员重点培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改革思维观念,技术人员重点培训技能操作、业务流程等内容,一般岗位重点培训职业道德、操作规程等知识,使申矿成为洋溢着浓郁学习氛围与创新追求的学习型企业。
新班子还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如投资1万元增设健身器材,投资3万元为员工订阅党报、党刊等几十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邀请市剧团等文艺团体表演曲艺节目;举办“我为矿山展风姿”演讲赛、职工书画摄影展等,并选送优秀作品在长平广场展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脊梁。以田银库为首的领导班子坚持企务公开制度,坚持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公开,重大决策公开,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公开,增强企业管理透明度,促进民主政治和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班子更情系职工,千方百计为职工谋利益,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全员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按时足额上交。仅2004年上交“三金”总额达512万元,彻底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同年对全矿2000余名职工全部增资,月增资额近30万元。他们还加大硬件设施和环境绿化、亮化、美化力度,如投资40余万元改造职工文化广场,为公司员工创造崭新舒适的活动场所。每逢佳节,田银库都走访企业老职工、贫困户,为他们送上慰问金,今年春节期间为100余名贫困职工发放救济金近万元,为特困户发放救济金3000余元,面粉300余袋。企业发展的同时,申矿人更以一片赤子之心,无私奉献,抒写生命劲歌:在“6·18”东窑头抢险中,田银库亲自率队,六天七夜始终和抢险队员战斗在一起;公司出资27万元帮助地方修建起一座集电脑室、图书室、语音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学;响应市政府“百村”帮扶计划,投资15万元的黄耳沟希望小学胜利奠基。田银库说:投资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人才才能脱贫致富。在这样一位有着远大视野与高洁追求的时代英才带领下,申矿人必将以其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创业雄姿走向更加辉煌壮丽的明天!
尾声
阔步世纪征程,煤海扬帆辉煌!
秉承光荣创业传统,肩负改革神圣使命,以田银库为首的申矿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凝心铸剑,一路披荆斩棘,以其执著的足迹、昂然的雄姿、不屈的斗志,高歌迈进,在实施煤层延伸开采和西部杜寨煤田开发战略目标指引下,必将抒写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创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