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是“陷阱”还是“心魔”

企业报道  2015-05-11 09:49:39 阅读:

  在跳槽问题上,近几年出现了两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一个是频繁跳槽,一个是集体跳槽。

  跳槽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自感不胜任工作,为避免被动挨“炒”,不如主动“炒人”,再换个更适合的工作。我们称这种跳槽为“双赢型跳槽”;第二种是对工作自感不错,对待遇不满,与老板又达不成共识,只好另谋高就。我们把这种跳槽称作“遗憾型”跳槽;第三种是自感能力和抱负较高,在本企业的职业生涯已经遇到“玻璃顶”或者由于体制及管理原因,自感无法发挥作用,一时又看不到企业改进的迹象,只好另谋高就。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跳槽称作“解脱伤害型”跳槽;第四种是一方面对自己所在企业的待遇不满,同时感觉能力很强又没有机会充分发挥,威望较高又受到老板猜忌或打压,另一方面,又遇到来自外界的待遇、地位、机会等多重强大诱惑,于是率部出走,集体跳槽。这种跳槽对老板一般具有釜底抽薪性质,对老板会造成恶性伤害。我们不妨称为“恶性跳槽”。

  其实,集体跳槽的出现,还有一个隐藏的原因:所有跳槽者都会遇到新企业的“适应期陷阱”。

  很多跳槽者没有看到这个陷阱,跳槽后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就在新的老板面前失宠落“井”了。很多老板也没有看到这个陷阱,在职业经理人还没有机会正常发挥能力时,就失去耐心将人推入“井”中。于是,有人就不得不频繁跳槽,结果是越跳越糟;老板也不得不再到处挖人,但是,挖来又不能正确使用,形成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怪现象。

  于是,想跳槽的职业经理人和想“挖人”的老板在缩短适应期方面很快达成了共识,他们找到了跳过“陷阱”的“绝招”:率队集体跳槽。

  但是,集体跳槽也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总的来看,成功率并不算高。因为,表面上,率队集体跳槽缩短了跳槽头领的适应期,但是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第一,整个团队实际上已经形成独特文化的载体,它在融入新的企业时,比单个人的融入要困难得多,这就为今后该团队与新企业其他人的合作带来阻力;第二,跳槽跟随者很快就会明白,自己实际上无疑于跳槽头领的“陪嫁”,于是跳槽团队逐渐开始瓦解。这又会给带头者造成负面影响……如此循环下去,多半也没有什么好的下场;第三,跳槽头领一般还会受到一种不正常心态的影响,笔者把这种不正常的心态称作“归功于内”的“心魔”。跳槽头领之所以能够率队跳槽,一般是在原企业有不错的业绩。于是,为在新老板面前巩固自己的地位,自然用高估的能力为自己设定高指标,老板受到“挖(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心理影响也欣然接受。合作便在一种严重失实的目标下开始了。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经过上述分析,作者想特别提醒准备跳槽者:除了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基本的诚信之外,在决定跳槽之前,还要好好评估一下自己的业绩、处境、能力,所有这些业绩的取得,有多少是企业品牌的影响,多少是老板人格的影响,多少来自同事的帮助,多少来自下属的贡献,真正属于自己的业绩还能有多少?自己对业绩的贡献率真的像自己感觉的那么多吗?等在经过所有这些思考后再做决策,可能成功的机会要多些。

  此外,笔者还想特别提醒准备接受跳槽者的老板,除了遵守基本的诚信和公平竞争原则外,在决定接受跳槽者之前,特别是接受集体跳槽者之前,好好评估一下自己的企业文化和领导权威,你能驾驭这一个团队吗?你的企业文化能融合这个团队的文化吗?你的下属对这个新的团队真的能接受吗?真的能紧密合作吗?你做好磨合、矛盾甚至对抗的心理和组织、制度准备了吗?如果对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很好的分析与准备,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些。

更多专题
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销售市场变迁动向

依据Cabinet GfK最新市调,去(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诸如手机、电脑、笔电、平板、电视机等市场规模...

尼加拉瓜经济新闻荟萃

根据瓜地马拉本(2015)年5月5日廿一世纪报头版新闻?近15年来最糟的危机?及自由新闻报公布的民意调查资料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