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需要依靠什么作支撑?司马煤业党委书记冯忠华的答案是:企业文化。
“司马煤业公司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的凝结和升华。‘新’是司马煤业的最大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体制上、机制上、设备上、技术上、管理上。以这一群体优势应对市场竞争,司马煤业正在铸造‘追求卓越、以新搏强’的企业之魂。”冯忠华说。
冯忠华表示,司马煤业以“追求卓越、以新搏强”为核心,延伸出了岗位观、人才观、安全观等系统理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念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公司从“理念渗透、行为养成、形象塑造、管理推进”四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在公司制经营模式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引人注目的是,司马煤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推动企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纳入企业
四大战略
科学发展是司马煤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真正能影响每个人行为的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存的永动力。”冯忠华说。
本着这种思想,司马煤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了企业四大战略工程之一,即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完善子公司运营模式、创建生态示范型矿井以及与上述工作相配套的企业文化运行体系。高标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质量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的战略,并在生产实践中形成、提炼了以“追求卓越、以新搏强”为核心的理念体系。
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要求企业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在各项生产经营工作中,放眼于国内外一流的煤炭企业,不断地汲取先进企业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每个员工在岗位上都要以专业化的水准和行业一流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使各项经营指标绩效达到行业优异水平。
同时,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科学高效管理,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创新体制,把握市场脉搏,以卓越的姿态建立起一座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引领煤炭行业发展潮流的现代化矿井。
所谓“以新搏强”,即强调司马煤业作为一个新建矿井,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不断用全新的发展理念更新思想观念,用全新的现代化技术设备更新矿井技术装备,敢为人先,事事争先,把司马煤业有限公司建设成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之典范矿井。
总经理王建强也给出了这一核心理念最精练的解释:做最好,争最优,依靠创新与强者竞争。由此,制定了“三精五高”发展战略,“三精”就是精品矿井、精细管理、精干队伍;“五高”就是高素质、高标准、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使公司迅速成为煤炭行业的效益大矿、效率大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司马煤业提出了“人性化管理、公司制运营”的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是指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实施管理的第一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冯忠华说。
冯忠华还强调,要坚持人才兴企战略,重用高素质人才,发挥员工的智慧才能和在企业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激发员工的创造激情和奉献精神,重视员工的需求,关心员工的生活,尊重员工的人格,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的管理秩序和环境。
“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企业宗旨、“艰苦奋斗,与天为党”的企业精神、“创新、超越、绿色、和谐”的企业愿景以及相应的发展观、安全观、营销观、工作作风、团队观、质量观、服务观也逐渐提炼形成。
走好四步棋
2007年,司马煤业提出了“高标准、上品位、创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我们以营造文化氛围为基础,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以‘三精五高’现代化矿井建设为战略目标,以科学管理为重点,以创新体制为保障,以严格考核为手段,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冯忠华说。
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冯忠华将司马煤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归结为“四步棋”。
第一步,深入普及理念文化。就是通过教育培训、图牌板展示、固定标语、制作灯箱、知识竞赛以及编印《司马煤业公司企业文化员工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了潞安集团和司马煤业的理念文化,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步,形象文化再创特色。公司在原有形象工程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潞安企业文化形象手册》的标准要求,从基本色、标准字和企业标识入手,制作了路牌、固定标语、矿区灯箱、工作服、领带、座位牌、水杯、笔记本等,并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设置了标准标志,使全公司企业文化标志的推广率达到了70%以上,成为展示潞安企业形象的一个窗口。
第三步,持续推进行为文化。为了进一步加强6S(准时、清洁、标准、整理、安全、素养)管理,培养员工的行为养成,司马煤业还推行了统一服装、统一挂牌上岗和机关管理人员每周一岗前仪式制度,使6S管理进机关、进部室、进公寓,覆盖率达到95%以上,展示出司马煤业的崭新形象。
第四步,进一步强化制度文化。司马煤业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开展整章建制工作,从机构的设置、管理的标准到制度的落实与绩效考核,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公司编制了近45万字的《管理制度汇编》,涵盖了企业管理、财务、经营、人力资源、供应、计划等共28编、近300个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公司化制度体系,并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方法,在集团内率先提出和试运行了具有司马特色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新模式。
司马煤业还依靠管理推进,与所有责任单位签订了《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书》,明确了年度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责任,并将6S管理与内部市场化管理、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工资分配以及安全管理进行有效对接,形成了完整科学的6S考核体系,使企业文化深入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另外,他们还以CERP煤炭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为平台,专门开发了6S管理特色模块,实现了6S管理的信息共用、资源共享,开创了企业文化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上述努力,司马煤业的员工逐渐体会到:做就做最好、争就争最优,要努力打造一流岗位的品牌、一流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一流企业的形象;有质才有量,有诚才有信,精益求精、至善至美是企业不断的追求。
一根“红线”
贯穿发展脉络
司马煤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终于结出硕果:2007年9月,公司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总经理王建强、党委书记冯忠华分别获得了山西省“企业文化十佳创新人物”和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2007年底,潞安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司马煤业召开。集团党委书记王安民在会上说,司马煤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在了集团前列。
和谐企业的建设也开拓了司马煤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公司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宗旨,拓宽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企务公开制度,开展民主评议干部工作,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满意权”得到较好落实,企业呈现出人心凝聚、队伍稳定、生产发展的和谐局面。
同时,司马煤业实实在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改善职工的居住环境,提高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为下井职工修建井口生态餐厅,免费提供班中、班后餐,并在井下工作面安装防爆型饮水机,尽可能满足职工工作生活需要。公司还组织安排劳模、标兵带薪休假、体验及荣誉疗养,每年为女职工进行健康普查、普治,并出资为女职工入特护、特病保险。所有这些做法都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司马煤业还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两争两创”活动以及职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一系列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公司积极组织开展春节社火、“七一”大合唱等节日庆祝活动,做到了每个重大节日都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他们还结合新形势、新政策,积极开展主题演讲赛、征文等各种形式的“演、展、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展示了企业良好风采和职工崭新的精神风貌。
“企业发展到哪里,文化就要渗透到哪里”,这是公司总经理王建强和党委书记冯忠华等领导层的一致共识。按照“规模经营、做大做强”的企业发展思路,司马煤业公司成功地整合了左权佳瑞煤业公司,整合工作刚刚完成,他们首先实施了企业文化的输入工程,为左权佳瑞公司的技改与建设培育出了适宜的土壤。
资料显示,“追求卓越,以新搏强”已经成为贯穿企业发展脉络的一根“红线”,带来了司马煤业各项经营指标的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