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知识产权>> 正文

品牌铸就的知识产权壁垒

企业报道  2015-07-07 08:27:53 阅读:

  夜深了,一群浙江温州人开始集体“出动”。

  这群深夜出游的温州人目的地是浙江海宁的中国皮革城。据了解,他们是要赶在海宁中国皮革城第二天早上开业之前赶到,“血拼”一天,然后再坐上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回到温州。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海宁中国皮革城品种多、款式全、设计时尚、价格实惠,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大。山东一家旅行社专门组团开车11个小时来皮革城购物。”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有法说,“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我们品牌战役中最漂亮的一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海宁中国皮革城自1994年建成开业以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质的飞跃。营业面积从建设初期的5万多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5万多平方米,产业规模从最初的200多家迅速发展到当前的2000多家。目前,海宁中国皮革城已经成长为中国皮革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竞争力优势的专业市场,成为全国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皮毛、皮革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价格信息、市场行情、流行趋势的发布中心。

  “除了飞机大炮,在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上,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这是人们戏谑之词。不和义乌媲美,不囊括所有的类别,海宁中国皮革城用“皮革专业市场”的专和精打响了“我看世界,风尚看我”的时尚战役。

  采访中任有法告诉记者,连续举办了14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自1997年开始的一年一度中国皮革服装设计大奖赛和皮革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是这场时尚风的最重要的载体。他介绍说,2004年10月,一场声势浩大的“海宁皮装时尚万里行”活动,搭起了海宁皮装最大的有形展示舞台:10多辆皮装“大篷车”巡回开赴青岛、大连、沈阳、哈尔滨、西安、成都、武汉、合肥、南京、杭州10个重点城市,担当海宁皮装品牌的“推广大使”,成功唱响了海宁皮革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宣言书。海宁中国皮革城又在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期间推出设计师走廊。这无疑给了设计师走进海宁、了解海宁、合作海宁的好机会。

  “海宁中国皮革城是皮草时尚潮流的有力推动者。”海宁中国皮革城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顶级毛皮拍卖行哥本哈根皮草总裁托本·尼尔森的认可,并授予“哥本哈根皮草认证精品店”的资质。“‘哥本哈根皮草认证精品店’是对海宁中国皮革城多年精心经营的最好肯定。这再次证明海宁中国皮革城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了一定的国际水平。”任有法表示,合作双方的目标都锁定在把皮草前沿时尚和精致购物体验带给顾客。

  在海宁中国皮革城,满眼流行的元素和时尚的格调。“紧跟着流行的脚步使我们受益匪浅。”海宁耐特力尔皮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卫明认为,企业就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要和其他企业“不一样”。最初,朱卫明的休闲式皮装实在另类,算不得正宗。虽然令人们眼前一亮,但是没有市场。后来随着人们消费理念逐渐发生变化,休闲式皮装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因为创新,因为“不一样”尝到“甜头”的事例在海宁的皮装企业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浙江合丰服装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张思丰所缔造的水洗皮衣时尚,开始别人看不懂,到现在大家都向他学,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喜欢。还比如老王牌“雪豹”不管在风格、品质、服务上均加以改进,还实现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品牌的科学化和多元化发展。

  不光是皮装企业要进行头脑风暴的洗礼,海宁中国皮革城更把科技进步放在首位。任有法表示,科技让时尚更前卫,时尚让科技更具价值。他说,虽然皮衣的科技含量不多,主要是在设计和工艺,但有了好的设计和工艺,如果没有好的面料,同样也做不出好的皮衣。2007年作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之一成立的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落户皮革城,就是为了研究原材料的生产、工艺,促进从源头到成品的提升,给产业的提升打下基础,从而也推动浙江省整个皮革行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任有法还说,为了给海宁皮装企业家注入更新、更时尚的理念,海宁中国皮革城还要帮助他们走出去,走出国门、走出行业,去吸收新鲜的东西。皮革城将分期分批组织企业家们走出去,通过参展、参加论坛交流等方面,帮助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同时要给企业家注入更新、更时尚的理念,让他们走出皮装固有概念,走出国门、走出行业去吸收新鲜的东西。

  “今年海宁还要建造一个品牌发展基地,将来的工厂就是工厂,品牌就是品牌。有品牌的人家不一定拥有工厂,有工厂的不一定拥有品牌。部分企业做品牌,大批企业做工厂。”任有法笃定地说,“海宁中国皮革城要打造一个品牌时尚街区,建成一个品牌基地和连锁总部。”

更多专题
用理念盘活的棋局

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常村煤矿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市场化道路。究竟是市场化改...

有新创才有未来

新矿井、新机制、新模式,“新”字见证了司马煤业的诞生,撑起了司马煤业的现在,还将引领司马煤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