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云南秉承古滇王独门绝技打造滇王老窖洞藏珍品

企业报道 作者:李宝华  2015-07-14 10:33:30 阅读:
核心提示:云南秉承古滇王独门绝技打造滇王老窖洞藏珍品

  云南君和酒业有限公司秉承“古滇国”纯粮固态酿制工艺,依托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独特的地里环境、气候、土壤、酒窖、技艺、原料、水质等优势条件,遵循小罐发酵、固态蒸馏、储存老熟、调配勾兑等63道工序,践行“忠诚笃行、厚德和谐、坚韧创新、共铸卓越”的企业精神,精心打造“滇王老窖”之“至尊酒”“名将酒”“玉液酒”等小曲清香型洞藏珍品名酒,企业已经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先后荣获曲靖市重点龙头企业、曲靖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企业,云南省名酒,企业信用等级A级,滇王老窖洞藏珍品酒畅销云南全省,成为云南白酒行业第一品牌,成为云南人待客的面子酒;中期目标拓展全国市场,把滇王老窖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远景目标强势把滇王老窖从周边国家推进世界重要白酒消费国家,逐步把滇王老窖打造成全球高端白酒顶级时尚品牌。

  古滇国历史渊源

  滇国,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115年,是中国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国,境内主要民族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历史学家惯称滇族。公元前278年,楚将庄硚率领队伍到达云南,目的是征服云南人归附楚国,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在云南建立滇国,都城在今晋宁县晋城。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五百年,出现于战国初期而消失于东汉初年。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硚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硚失去与楚国的联系,在庄硚入滇之前的若干年里,滇人青铜文化进入鼎盛时期。在楚顷襄王时,庄奉命南征,领兵通过黔中郡,经过沅水往南,攻略西南。连克且兰(今贵州省福泉市一带),征服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攻到滇池(今昆明市一带),征服黔中、夜郎、滇等地区。庄以兵威戡定其地属楚,正要归报楚王,而楚国巫郡、黔中郡在公元前277年时再度被秦国攻占,庄回国之路断绝,遂留在滇池自立为滇王,号“庄王”。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武帝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滇王印。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权利被郡守取代,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汉人迁入让内地文化从此大规模地进入云南,在短短100年过程中,滇人文化发生了急剧变化,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铁器文化之中。《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顷襄王时(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63年)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近蜀黔中以西。至滇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沃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东汉时,随着汉朝郡县制的推广、巩固以及大量汉族的迁入,滇国和滇族被逐渐分解、融合、同化,最终完全消失。据黄懿陆《滇国史》的考证,古滇国当在东汉元初二年(公元前115年)才完全灭亡。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滇王墓出土,印作蟠蛇纽,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高1.8厘米、边长2.3厘米,重89.5克。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1955年至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滇池之滨的晋宁县石寨山发掘了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墓葬50座,出土文物4000多件,绝大多数是青铜器,说明墓葬的主人生活在云南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

  考古发现滇王金印

  1956年,石寨山6号墓出现了令学者们震惊发现:一颗金质的“滇王之印”被挖出来,《史记》有关汉武帝“赐滇王王印”史实得到印证,充分说明古滇王国确实存在。滇王金印是两千多年前的一枚印章,这枚印章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古滇国的秘密。它的发现还与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有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来到云南省博物馆。郭老见到了一些形制特别的古代青铜器,有的雕着牛、有的刻着鹿,还有的装饰着蛇的图案。 对中国历史深有研究的郭老,看到这批珍贵的发掘文物,联想到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云南滇池附近的古滇国,滇王金印揭开了古滇王国的神秘面纱。1953年秋天,一位汪姓古董商人拿着五六件青铜兵器想卖给博物馆,当时云南省博物馆的孙太初看了这几件兵器后,请示领导同意将汪姓商人手中的青铜兵器买下,但不知是古董商不愿说,还是确实不知道这些青铜兵器的出土地和收购地,孙太初始终没有问出青铜兵器的出处。1954年10月,云南省博物馆抽派熊瑛、蔡佑芬等人到晋宁县作实地调查,调查的结果证明出土文物的地点在距小梁王山南面不远的石寨山。熊瑛等人从石寨村农民手中又征集到几件青铜兵器及一件磨制的非常精致的古代石犁。村中老人说,这座小山是村里的风水宝地,村里人去世后大都埋葬在此,多年以来石寨山村民在山上经常会挖到各种青铜器,村民不懂都当成废铜卖。鉴于这些重要的调查线索,省博物馆报请上级批准进行清理发掘。1955年3月,由文物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在石寨山作第一次清理性发掘,这次发掘出土各类青铜器数百件,最为珍贵的是两件贮贝器,一件盖子上铸有2.5厘米至6厘米的18个立体人物,反映了古代的纺织场面;另一件是反映杀人祭祀场面。1956年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发掘,考古队员清理了20座墓葬,出土了青铜器、金器、铁器、玉器、玛瑙、绿松石、石器、陶器等文物3000件,其中青铜器占全部出土文物的80%左右。在第二次发掘清理6号墓的漆棺底部时,一个不大的被泥土包裹着的方形物体引起了孙太初的注意,当他小心地用软毛刷刷干净外面的泥土后,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印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这枚金印上有四个汉字,经过辩认为“滇王之印”。后来经细查,这枚出土于6号墓漆棺底部的金印“通体完好如新”,印作蟠蛇纽,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印面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0.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文乃凿成,笔划两边的凿痕犹可辨识,篆书,白文四字,曰“滇王之印”。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中的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古滇国文化独特

  古滇王国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奴隶制帝国,勃兴于滇池之滨,鼎盛于战国至西汉时代。由于偏居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视野。古滇国长期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显得神秘而离奇。云南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已存在了一种独具风格的青铜文化。当时古滇国民族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束缚,无论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就以器物种类而言,无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乐器还是装饰品,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多限于兵器和礼乐器。尤其是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栩栩如生。以装饰题材中动物图像而言,古滇国青铜器经常出现的就有40余种,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刻画得精致逼真。古滇青铜器与我国其他边疆文化有着较大差别,不仅有兵器戈、矛、叉、剑等显然受中原商周青铜文明影响的青铜兵器,更多的是以反映滇王国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的贮贝器和铜扣饰,明显具有滇王国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随之出土的文物代表了滇国时代青铜文化精品,有滇国重器贮贝器、铜编钟、带金销的剑、黄金珠、玛瑙、玉、车马饰和造型奇异的铜扣饰。代表着一个湮没了的云南古史上第一个地方政权古滇王国的真实存在。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云南比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晚1000多年。在接下来的年代里,云南人靠其才华与智慧,将青铜时代的文明发挥到了极至。至今仍然让历史学家们迷惑不解,这突然之间出现在云南高原上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从哪里发源的?古滇国的工匠们具有高超艺术水平,能够掌握铸造技术中铜和锡的合适比例。兵器中锡的比例较大,以使其硬度提高;装饰品中锡的比例较小,以便造型,反映出古滇人熟知不同金属的性能。有的器物表面经过镀锡、错金、鎏金处理,镶嵌以玉石纹案,有着对称和端整的外形,花纹精致繁缛。贮贝器和一些扣饰上的人物,眉目清晰,面部表情可见。器物上线刻的纹饰很浅,技法却很熟练,都是两千年前工匠们凭手工刻画的。这些文物表明,滇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青铜文化类型。

  汉武帝爱喝滇王酒

  滇国和夜郎国是秦汉时西南地区并存的两个小国。在汉武帝之前,由于崇山峻岭阻隔,中原与滇国、夜郎国并无往来。故滇王、夜郎侯这两位云贵高原霸主在接见大汉使者时,都曾不约而同地问:“汉孰与我大?”后世“夜郎自大”这一典故由此而来。据考证,酉人酿酒工艺随庄硚进入云南,为滇王宫廷专用,推动“滇王窖酒”造酒坊发展,滇王窖酒香名远播,进贡长安,获汉武帝墨宝“滇王之酒,味厚醇香”。在汉朝,西南夷中有3位少数民族首领被大汉王朝封赐王位。《史记》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王授印”;《汉书》说“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其立亡波为句町王”。当时,他们都有自己的酒方子,都能够酿出玉液琼浆似的美酒来。这几位王爷自称酒仙、酒神和酒圣,经常聚会举行酒宴,开展品酒活动。滇王酒方子最好,滇王进贡的酒,汉武帝最爱喝,因而也最受汉王宠爱。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滇小邑,最宠焉”。这是中央王朝为了制衡西南势力所采取的羁縻政策。滇王此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正式承认,一改往日造反派的脾气和草头王的身份,心满意足地做起朝廷的诸候。在西南夷三王中,滇王消失最早,在公元前82年,当时是侯而不是王的句町侯奉汉王之命去戍守滇王的领地,得到了滇王酿酒的方子,做出好酒来,他将士喝了个个强身健体,打起仗来特别有力气,打了许多胜仗,加上他又能给汉王进贡美酒,所以,他在公元前82年封王。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以兵临滇,击败劳浸、靡莫诸部落,滇王郭常羌对汉朝表示“臣服”,受汉武帝赐印加封为“滇王”的史实。当时,酿酒方子都是由句町王随时携带,从不出示他人。可有一次句町王喝醉酒了,酒方子就被夜郎王偷走了。其实,当时有雌、雄两个方子。夜郎王盗走的方子为雌,雄的酿酒方子在句町王后那里。雌的酒方子是白酒,雄方子是强身健体的,夜郎王并没有拿走。为了雌方子,句町王约了漏卧侯,经常找夜郎王麻烦。《汉书》《华阳国志》记载封王前的句町和漏卧侯联合起来对付夜郎王,连年征战,大汉王朝常常派出官员调解他们的争斗。古夜郎国漏卧侯国即今云南罗平。列入全国统一行政建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平南夷置郡,领十七县,罗平属漏卧县。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平南瓠后裔者芪所据,至其孙恐普,名其部罗雄。属南诏国石城郡。宋朝仍为罗雄部,属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汉书》《华阳国志》记载从句町封王之后,从有名有姓的首代王到第二个有名有姓的句町王之间,相隔五六十年。两王之间相隔这么长的时间,可以看出他们是活了八九十岁的长寿之王。就是他们喝了雄方子酿制的酒,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呢。云南发现的汉朝木椁墓,从句町王墓发掘出来的酒杯共8只。其中5只有朱笔题写“王”字。两千多年过去,酒杯漆光锃亮,酒滴似沾,酒香尤留,一看就使人酒欲顿生,豪饮欲仙。句町王是一个品酒大师,才在墓中随葬酒器和留有酿酒秘方。墓中留下8只酒杯,表示人生事业、财运顺利吉祥。句町王墓中出土了写着“王”字酒杯,证明句町王是喜欢饕餮豪饮,乐醉不疲的。墓中还出土了刻有字的竹简,还出现了酿酒的植物秘方碳化物。

  君和秉承滇王酿美酒

  对话名酒崛起、论道滇王老窖。云南君和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先罗平县独特的地里环境、气候、土壤、酒窖、技艺、原料、水质、品牌等优势条件,等方面介绍,展示了君和酒业的发展前景。

  独特的地理。罗平县独特的地理条件,最适宜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滇王老窖才已经成为中国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风向标。罗平县位于东经103°57′至104°43′、北纬24°31′至25°25′之间,地处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的斜坡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质结构复杂,西部和北部是较为完整的滇东高原面,中部属岩溶断陷湖形盆地,东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蚀、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的地貌,境内深沟峡谷纵横,盆岭相间,碳酸盐岩广布,有气势雄伟的瀑布群落、幽深险峻的峡谷、挺拨秀丽的峰丛、独特的地貌奇观、苍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曲折的河流、玲珑剔透的滩跌、碧绿如玉的湖泊、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物古迹。这一独特的地里环境是地球上最适宜酿美酒的地方,独特的地里环境处处因酒而生、人人为酒而忙,滇王老窖演绎了中国白酒“柔、纯、雅”之美,代表了中国白酒酿造的巅峰之作,在中国小曲清香型白酒独树一帜。

  独特的气候。罗平县鲁布革乡八大河一带属南亚热带气候,其余皆为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年平均降雨量1743.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日照时数1685小时,年平均气温15.1℃,年均无霜期为280天左右,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空气温润,四季分明。滇王老窖名将酒无色透明、窖香幽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风格典型。滇王老窖黄瓷瓶装“滇王老窖”之“至尊酒”“名将酒”“玉液酒”,以天然藏酒洞中封坛洞藏的原酒为基酒调制而成的,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滇王老窖红瓷瓶装洞藏珍品,红瓷似锦,吉祥而富贵,典雅而端庄,近乎极致,杯杯柔香回味,只在红瓷之韵。滇王老窖黄瓷、红瓷瓶装酒该公司重点打造的品牌酒,采用传统酿造技艺,以糯红高粱为酿酒原料,选用老龄窖池固态发酵,历经多道柔香工艺精心调制而成,口感柔和,幽香四溢。白玻璃瓶装的滇王老窖洞藏珍品酒,这款酒窖香味重,口味偏棉柔。

  独特的土壤。罗平县土壤适宜多种作物和树种生长,主要为黄壤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肥力强,保水透水性好,结构组成合理,与沙页泥互层相间,质地呈微酸性,用其种植的高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滇王老窖酒庄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零缺陷质量目标,原料看样、取样、化验、分析;广泛利用新工艺,大幅度提高质量;接酒时掐头去尾,量质接酒,分级贮存,强调“稳、准、细、净”四字诀,保证酒体质量最优;在包装上严格实行自检、互检、巡检制度,以科学的态度,把好每一道关口。滇王老窖洞藏珍品是通过生态环境、微生物菌群、生产工艺、产品风格这么一条线发展的,从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言,归纳起来就是集约生态环境决定微生物菌群,微生物菌群决定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则决定产品个性风格。滇王老窖与品牌成长相匹配的生产链、科研链、管理链、人才链、渠道链、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等若干支撑系统,锤炼出切实、高效、快捷的特质。科学的原料配比与曲、窖的完美结合,使得滇王老窖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特级酒的标准。科学的原料配比与曲、窖的完美结合,使得滇王老窖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特级酒的标准。云南君和酒业有限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建立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学研实践基地,与云南大学建立云南大学国家级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教学基地。

  独特的酒窖。俗话说,酒是陈的香,经过长时间贮存的滇王老窖酒体醇和、柔顺,贮存条件非常讲究,恒温恒湿的山洞是藏酒的最好场所,但并非每一个酒厂都具备这种优势。滇王老窖酒庄有34个以古代名人或名典故命名的酒窖,藏酒洞绵延两公里,酒窖洞洞相连,洞中有洞,洞内冬暖夏凉,常年恒温,温度保持15℃左右,形成稳定而优良的贮酒条件,5年或10年轮回的洞藏滇王老窖,醇化老熟,酒品醇香。酒窖繁衍出的不同酒窖微生物簇群,数量庞大、丰富多样,成为酿酒大师和文人墨客们研究中国酒文化的极限数据样本。经长时间酒液侵染、飘逸着浓郁窖香,富含各类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酒窖中生长繁殖代谢,生产出大量的微量香味,使滇王老窖酒质自然回甜、甘爽清洌、醇香浓郁。酒窖汇集了中国酿酒历史与文化,窖池越老,有益微生物越多,泥窖连续投入时间越长,窖池中栖息的微生物越丰富,其生命活动代谢所产生的复合窖香气就越浓郁,酿糟发酵产酒,酒质就特好,酿酒师们得出结论“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池老”。窖池越老,持续使用时间越长,繁衍富集的微生物种类越多,酿出的酒也就越香。新蒸馏出来的白酒,低沸点物质含量多,酒体分子自由度大,酒体更辛辣,称之为白酒起初的极阳状态。经过天然洞藏后,酒体在恒温恒湿的山洞里不断地和大自然交换,吐故纳新,使酒体分子间相互缔合与重排,将新酒中部分低沸点成分缓慢地挥发,去除酒体中的辛辣暴躁部分,使酒体醇化、老熟,日趋平和、细腻、柔顺、芳香,而更像一位成熟、稳重,有品味、有内涵的绅士。储酒用的陶坛特有的微孔网状结构保证了环境对酒体的交互滋养,陶坛中富含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离子可溶于酒体,与有机酸形成可吸收利用的活性矿物元素。酒体中的燥辣物质也会被大自然吸收。滇王老窖的酒窖一直用于原酒的储存,持续使用至今,成为了滇王老窖超凡脱俗的修身之地。滇王老窖天然藏酒洞内终年不见阳光,空气流动极为缓慢,恒温恒湿、微生物种群丰富的环境为白酒酒体的酯化、老熟提供了优质的场所,有助于酒体实现从新酒的极阳状态转化为陈酒的极阴状态。山洞因为滇王老窖有了灵性,被誉为会呼吸的山洞。

  独特的技艺。滇王老窖酿制秘方源自两千年前汉朝的滇王府,当时的滇王将美酒贡奉朝廷,汉武帝喝了赞不绝口,曾获汉武帝墨宝:“滇王之酒、味厚醇香”。滇王老窖自高粱进入生产现场起经过63道工序包装为成品,进入流通环节。起窖、拌料、上甑、蒸馏、摊晾、入窖、封窖……整个原料配比的研发过程,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无数次的酿造试验才最终形成的。这样一个酿酒过程,在滇王老窖酒庄不知轮回了多少次,每个环节紧密相扣,却各不相同;互不干涉的各个环节,配合得默契十足,天衣无缝……没有谁离得开谁,也没有谁比谁更重要,离开其中任一环节都无法制出上乘的滇王老窖美酒。滇王老窖遵循两千年前古滇王“相生相谐、互补共辉”的古法酿酒之道,仅限于云南君和酒业师徒之间口传心悟。

  独特的原料。滇王老窖利用罗平特产的高粱作为酿酒原料,建立了固态酿酒有机生态原粮种植基地,完全有机化种植,从生产原料环节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纯粹、健康,毫不沾染任何化学成分,堪称原粮中的贵族。成熟后的红高粱呈紫红色,粒卵呈圆形皮薄红润、颗粒饱满,籽粒丰硕沉淀,杂质含量低、营养成分高,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高。滇王老窖小曲清香型白酒是唯一使用有机高粱作为酿酒原料的世界级蒸馏酒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究的工艺流程,滇王老窖洞藏珍品酒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是目前小曲清香型白酒中唯一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白酒。罗平红高梁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酒高梁”,其独特的品质,被实践证实为所有酿造小曲清香型白酒粮食中最优质的酿酒原粮。熟透的红高粱籽粒色彩为紫红色,在五谷杂粮中,通常果实籽粒色彩越深,营养价值越高。滇王老窖有机酿酒高粱的种植标准,将高粱与整体环境视为一体,以农家肥来施肥,改良土壤、高粱和环境。滇王老窖采用罗平的糯红高粱单粮发酵酿造的传统工艺。滇王老窖采用酿酒的最好原粮——有机高粱酿酒,并形成了全有机产业链的模式,从一粒种子到一滴酒,实行有机白酒生产质量可追溯体系,使滇王老窖生产的每一个步骤都让消费者看得见。滇王老窖的酿造原粮,杜绝一切污染源。

  独特的水质。俗语有云“好山好水酿好酒”,滇王老窖酿酒用水独厚。滇王老窖开坛香四溢,随风飘满城,酒城酒脉在何处,风水宝地白腊山,滇王老窖的酿酒用水,取自罗平白腊山麓的葡萄井。著名作家、著名诗人何晓坤在《葡萄井记》中写道“葡萄井,云岭神泉也。神泉源于神山,神山名曰白腊。葡萄井水至此成滇王醇酿之泉,迤东亦成滇王醇酿之地。”罗平白腊山山如葡萄而来,水似葡萄而出,味若葡萄而甘,天地玄机藏于一水。罗平白腊山下的葡萄井水四季常满,清冽微甘,罗平的水滋润了山,秀美的山呵护着水,沁人肺腑的新鲜空气犹为醉人,好一个天然氧吧。葡萄井水酿酒,青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唇齿留香,经化验分析,葡萄井水无色、无臭、透明、微甜,呈弱酸性。葡萄井水质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酶代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能促进酶解反应,是美酒酿造的上乘之选。

云南君和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秀华【李宝华摄】

云南君和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柏秀华【李宝华摄】

  独特的品牌。滇王老窖在市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无论从口碑的传播度,还是终端的消费体验,都体现出了一个成熟品牌深耕区域市场的魅力和影响力。滇王老窖不仅仅是一种名酒,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对于世界而言,滇王老窖作为一个符号和切入点,一个具象的符号,又是一个通用的符号。滇王老窖以中国文化为根、中国精神为魂、中国酒文化为脉,规划企业形象的总体塑造和宣传,增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及传播能力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滇王老窖之至尊酒、名将酒、玉液酒系列封坛洞藏名酒既代表了高端酒类品质,又蕴含深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滇王老窖品牌文化、君和酒业企业文化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许多著名文学家、著名作家、著名诗人、著名书法家、著名画家、著名摄影家、著名歌唱家对古滇国年酿酒文化特别感兴趣,国内文艺界的黄尧、雷平阳、蓝野、朱零、张永权、海男、杨红昆、胡性能、李开义、王宁、张永刚、高文翔、唐似亮、蒋吉成、岩坤、何纾等著名人士走进山清水秀的罗平探访酿酒文化。滇王老窖真正做到立足高端、覆盖高端,成为高端人士和精英群体饮酒抒怀、把酒言欢的首选,实现情酒交融的理想效果。如今,对于滇王老窖来说,如何提升全球市场对其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让世界上更广泛的人群通过对中国滇王老窖的了解、接受和欣赏,来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正是君和酒业矢志不渝的追求,长期努力的方向。【李宝华】

更多专题
从用电资料看中国製造业发展新常态

2015年3、4月份与2009年同期相比,製造业用电效率有所提升。总体来看,製造业发展分化的特徵更为显著,符合...

瓜地马拉带动中美洲区域经济整合活力

根据本(2015)年7月6日瓜地马拉中美洲报报载,瓜地马拉担任中美洲区域经济统合体(Sistema de la Integrac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