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一个也不能缺

企业报道  2015-07-15 08:42:41 阅读:

  编者按

  入冬以来,随着全国性气温降低,受持续大雪的影响,冬季用电负荷持续快速增长,电煤供应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国共有17个省级电网电力供应紧张。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电监会要求各电力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电力供应。安徽等地大部分发电企业电煤库存仅够用5天,少数仅有两天的量。作为安徽重要发电企业的皖能集团公司,正自上而下全力以赴,从全国煤炭产地调煤,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不发生无煤停机现象,树立了在危机时期电力企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1月24日,本应战斗在一线的安徽皖能集团公司所属及参股六大发电企业的老总们和所有电煤采购负责人都齐刷刷地聚集在总部一会议室内,讨论部署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和安徽省关于保证百姓用电和不因无煤停机的紧急命令。皖能高层和负责电煤采购工作的安徽省电力燃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均投入到这一紧急任务中。到记者发稿时止,虽然安徽省遭遇24年来最大的一场雪,但皖能集团还没有一家电厂因无煤停机。

  电煤短缺4年来最严重

  据安徽省电力燃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安徽省内煤炭市场自去年11月初就过早进入了供应紧张期。近期,皖能集团领导同志带领采购人员一直在展开“冬储煤”行动,督促各企业在省内各主要煤矿产区驻点催发催运,各厂存煤在一段时间内曾达到平均15天以上的耗用量,其中铜陵电厂、万能达电厂的库存煤炭在26万吨以上。

  但形势发展比预计的更加恶劣,进入去年12月份以后各厂库存煤急剧下滑,这个冬天成为近几年来电力企业最寒冷的冬天,受全国煤炭衔接会召开、气温下降、用电增长、火车运力紧张、冬季水力发电减少等等因素的影响,电煤市场出现了资源严重短缺、电厂煤炭库存急剧下滑的紧急情况。

  目前电煤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是200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皖能集团各个厂目前库存电煤都在警戒线以下,一些厂只有两三天的库存量,紧张的厂只有一天的库存量。

  积极应对确保机组运转

  为了应对这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专门听取了省经委、国家电网公司、皖能集团负责同志的汇报,就解决电煤供应紧张问题做了10点指示,并于1月23日、24日连续两次召开电力安全供应会议,省经委已经采用政府调度令的方式,加强电煤的调运供应。明确要求各发电企业一把手负责,加大电煤采购力度,保证机组发电,谁无煤停机就撤谁的职。

  1月24日,安徽省经委派驻了3个工作组前往4大矿驻点,督察4大矿电煤发运的情况。省经委23日有个指示,要求4大矿按照以下次序发运电煤:一是优先保证省内沿江电厂电煤供应;二是重点保证其他电厂电煤供应;三是保证重点企业如钢铁、石化、水泥的煤炭供应;四是重点保证其他省市的电煤供应。

  1月24日下午,在安徽省召开电煤供应紧急会议的同时,皖能集团公司所属及参控股六大发电企业的总经理和所有电煤采购负责人都聚集合肥市商讨对策。各企业连夜就开始行动。记者看到安徽省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几位年轻采购员已冒雪奔赴一线,1月25日,六大发电企业均增派人员踏上寻煤之路。在原有驻矿、港、路的基础上,燃料管理有关部门负责人,分片跑矿点,催调煤炭。

  在铁路发运较困难的情况下,各企业还加大了市场煤包括汽车来煤、水运来煤的采购力度。多渠道多手段采购调运煤炭,确保发电生产所需电煤的正常供应。

  自1月25日开始,皖能所有发电企业每天上报一次电煤库存量,根据实际库存量统一调配,不让一家电厂停机,并将电煤库存量向省委省政府和省内煤炭企业通报,争取理解和支持。同时扩大煤源采购点,合理安排煤源点的布局,分散风险。

  为了保证购煤资金,在煤款结算上,皖能集团各发电企业尽一切可能快办急办,不因资金结算上的问题影响到整个大局。

  自1月24日开始,负责皖能电煤调运的安徽省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取消周末和节假日,安排所有员工每天增加一小时的工作时间,对业务人员也进行了重新安排和调整,并要求每个业务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急事急办。

  皖能集团副总经理王卫生告诉记者,电煤供应紧张之势一时难以缓解,一方面我们紧紧依靠省内4大矿以及铁道部和上海路局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要抓紧研究寻找一个较长期的解决办法。

  电力企业到底还能撑多久

  目前,电力企业已经不能简单地站在经济效益上看问题,应当积极地承担起保障供电的社会责任。当记者看到皖能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方平时,他告诉记者,作为国有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我们要求各个所属和控股企业必须从全局出发,风雨同舟,共闯难关,千方百计保证电煤供应,确保不发生无煤停机。皖能集团正在积极主动地加大与煤矿企业的交流力度,寻求多方面的理解,在政府的强势协调支持和帮助下,努力缓和电煤供需矛盾。

  但是,当前出现的全国范围大面积电煤告急和电网大范围拉闸限电局面成因究竟是什么?是发电企业故意为要求调高电价发难,还是电煤供应的量和价上也存在问题。有关方面确实到了应该深入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的根本对策的时候了。

  在目前的煤炭价格水平下,不少发电企业几乎不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而生产,而是为承担社会责任在发电。这样的局面不知电力企业到底还能撑多久。

上一篇:以心悦至诚达
下一篇:一个也不能缺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