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上汽、南汽、英国本土财团ProjectKimber三方共同角逐收购英国“百年老厂”——罗孚汽车的事件已告一段落。南京汽车集团以5078万英镑及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出价成功中标。
此前,罗孚汽车究竟花落谁手,大家普遍看好上汽集团,除了上汽良好的生产能力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外,更早在2005年罗孚汽车破产前,以6700万英镑购入罗孚75、25两款轿车设计和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的铺垫行为,使得外界想象上汽收购罗孚必定水到渠成。但最终“英伦老字号”倾心南汽集团,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一时间,舆论调转矛头,纷纷评价南汽集团此次收购实质上只是收购了一个花架子,罗孚真正的价值已所剩无几云云。
虽然罗孚的75、25两款轿车产权已物归上汽集团,本田也已撤回之前与罗孚合资的Rover45生产设备及设计图纸,但是这些事件并不是非公开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使得每一个竞标者都及时关注和获得目标公司的所有信息。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在竞标时,对这些信息都应该有充分的考虑。收购是一项非常复杂及庞大的战略活动,每一起收购活动的动因都不是单一的,而恰恰又是这些非单一的动因决定着企业是否进行收购、采取的收购方式、评估方法及最终的收购价格。
表面上,南汽集团所出的价格并不比上汽集团的价格高,说明南汽集团收购罗孚汽车并不是盲目地为了收购而收购。如果从深层次上来评价分析此次南汽集团的收购行为,从南汽集团并购的真实动因出发也许会给我们展现一个更为清晰的画面。
收购的动因理论上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追求协同效应和效率,即合并后公司的总价值大于合并前各公司独立经营的价值的总和。第二类:自负是胜利者的灾祸,它导致收购方支付过多,它假设价值是不变的。当然,在存在协同效应的兼并中,过多支付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三类并购包括那些总价值降低的收购,在这类兼并中,由于错误或经理们将自己的偏好强加于公司价值之上(即代理问题)而引起公司总价值的下降。只有在存在协同效应或效率的兼并中,总价值的增加才能为收购公司带来收益。
协同效应或效率收益这一大类中包含了很多具体项目,如战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差异产品的优势拓展、规模优势、最好的操作实务、市场扩张、新的能力和管理技巧,竞争、顾客、技术、行业组织的转换、根据行业合并活动进行调整、产品战略的改变、行业积累、全球化、投资(收购公司,提高公司价值,出售公司)、阻止竞争对手收购目标公司等。
南汽集团此次斥资5000多万英镑收购的英国罗孚包括有罗孚汽车(75、25、45款除外)、MG跑车的核心生产及研发技术,以及引擎供应商Powertrain生产分部等有形资产,及2个汽油发动机工厂、1个柴油发动机工厂、3个车型整车厂以及变速箱厂、注铝厂和科研装备。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南汽集团在7月13日提交的竞购标书中承诺,其收购罗孚后将在罗孚位于英国长桥的工厂里生产5款新车,于当地雇用1000到2000名员工,并将在长桥或英国的另一个地点生产跑车和豪华轿车。小型轿车和发动机将在国内生产。
南汽集团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南京汽车制造厂,1995年更名为跃进汽车集团公司,2002年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重组出资公司增加到五家。该集团现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24家控股子公司和6家参股公司,形成了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生产跃进、南京依维柯、南京菲亚特三大品牌系列。该集团主要以轻型卡车和中小型轿车为主,一直没有中高档轿车,和意大利菲亚特方面的合作也仅推出家庭轿车,而菲亚特在考察中国汽车市场后也无意在中国建设高级轿车基地。因此,收购罗孚可以说是南汽集团拓展生产链条、提高竞争力的举措,也以相对短时低廉的成本丰富了南汽的汽车系列车型。
南汽集团目前的部分存量资产效率不高,如2个发动机厂由于产品和制造技术落后,产能发挥不佳,零部件企业也开工不足。罗孚的发动机项目将助力其发动机厂“新生”。
我国汽车业目前发展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自主研发能力低,这导致了产业的竞争力不强。商务部历时两年出台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指出,研发是中国汽车工业最落后的环节,无论是从经费的投入比率还是总量来看,我国汽车工业的研发能力与国际领先的汽车厂商根本无法相比。由于研发能力低下,我国汽车技术始终落后于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收购战略成为国内大型汽车企业引进技术的途径之一。此次南汽集团引进罗孚汽车的生产技术可以加快自主品牌的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总体来看,虽然罗孚75、45、25南汽集团不能够生产,但其拥有生产这些车型的生产线和设备,因而也就具备了与上汽集团等公司的合作资本。虽然目前上汽集团采取了强硬的不合作态度,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政府部门的调解下,上汽和南汽有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南汽集团这种抢在竞争对手之前进行收购的战略,也为其日后的合作谈判增加了筹码。
据英国媒体报道,南汽集团有意出售原计划留在英国的罗孚资产控股权,并有意与国内大企业共同盘活买回国内的资产。对南汽来说,这样的运作无疑是高明的。南汽集团现在把罗孚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发动机工厂、中小型车生产线,二是罗孚在英国的其他资产。前者是上汽和南汽都非常看重的对于中国汽车非常有意义的优良资产,后者是英国投资人所主要看重的部分。
“成功收购企业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成功还有赖于收购后的整合运作。”对于这样一次战略目的明确的收购,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南汽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缩短管理链条。就是分局的决策层直接管理到作业层,促使生产指挥一步到位,减少中...
灵活的高度本土化机制成就了三洋商用事业在大连的成功。三洋电机商用事业在中国共建有16家合资合作公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