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印象徐治波

企业报道  2015-09-01 10:19:23 阅读:

  徐治波的杭州久隆世纪机电集团公司的知名度并不高,这除了与徐治波本身处事低调有关外,主要是因为他的公司为代理商的性质,而且代理的品种又不是大众消费品,也很单一,就轴承,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产品。然而,在轴承界,徐治波的名字却分外的响亮。这是因为他一年已经做到1亿元,这非常少见。

  没有约定时间,在他的营销总监沙红生的引领下,我们直接走进了徐治波的办公室。此时他正在和一位下属谈着工作。徐治波看了我们一眼,没有任何寒暄,继续他们的谈话。

  “不好意思,刚才在谈点事情。”徐治波从老板桌后面走了出来,一边寒暄,一边在营销总监的介绍下和我握手。茶几上摆放着一份外卖。“还没吃饭吧。”沙红生边说边把外卖放到了旁边的微波炉里。

  交换名片之后,饭也热好了。徐治波轻轻地把橡皮筋拿下,把菜盒和饭盒分别打开,再轻轻地把一次性筷子的塑料套撕掉,一边和我聊着,一边开始了他的午餐。饭后,徐治波又把饭盒、菜盒收起来,并用橡皮筋重新扎起来。正准备起身离开时,看到茶几上有一粒饭,又用手指把饭粒捡起放在饭盒里,再起身把饭盒放在垃圾桶里。转身斜坐在沙发上,冬天暖暖的阳光斜斜的照在他的身上、照在他的格子衬衫上、照在他的毛背心上、照在他幸福的脸庞上。此时是下午两点多。

  自然、流畅,没有一点做作,如行云流水般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近乎完美。

  显然,这是一个爱干净、做事有条理、处事严谨、性格温和的人。这是徐治波给人的第一印象。

  徐治波的办公室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办公桌椅和几把沙发,使得并不大的办公室看起来特别的宽敞;简单到没有像如今许多企业家那样,在宽大的老板桌椅后面摆放着一张硕大的书架,里面整齐的排列着许多中外名著和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这可能是这位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本科毕业生的一种自信吧。

  尽管简单,但是从办公室的摆放还是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格爱好等特征。在办公桌正对面的墙上是一幅友人题写的“龙奕天下”的书法作品。龙飞凤舞的作品透视着咄咄逼人、透视着这位属龙的企业家的胸怀和信念;而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米见方的一盘围棋,黑白相间的棋子零乱的分散在四周,相互融合、和谐共处。徐治波告诉我,以前棋子的摆放为中间一粒白子,四周四粒黑子。尽管我不会下围棋,但是猛一听这种摆法,耳旁仿佛听到了“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马的长啸声,一场撕杀即将展开。

  商场就是战场。其实每一个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企业家都经历过这样或者那样、大的或者小的、和风细雨或者血雨腥风的“战役”。在经历多年的商战之后,徐治波已经变得如此的淡定和从容。

  走一步至少看三步通常是用来描述那些下棋高手的。业余三段的围棋手徐治波在他看似随性的人生和事业旅途中却蕴含着完美的布局。

  大学毕业时,徐治波从武汉老家分配到了杭州叉车厂做工程技术人员。又是大学生,又是坐办公室,这在80年代是非常吃香的。然而,看看坐在自己对面、鬓发斑白的师傅,徐治波说,那时他就感觉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人挪活,树挪死”。徐治波开始寻找新的人生坐标。

  机会来了。当时叉车厂在内部招聘销售员,徐治波决定去试试。而就在这时,厂里正在考核他的工程师职称。厂组织部找他谈话,说如果评上工程师,每月可以多4元钱,让他慎重考虑。能评上工程师在当时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还是有些经济头脑的。”每月4元钱的补贴对徐治波并没有什么诱惑力。原来那时徐治波武汉老家有人来杭州叉车厂考察,一般都是由他陪同,由于是老乡关系,考察的人愿意把在杭州的安排都交给徐治波,并给他一些费用,这远远大于每月4元钱。那时每个月只有百余元,而徐治波居然一次花去79元从杭州飞往武汉,在厂里掀起轩然大波。对此,徐治波的解释是那时交通不发达,坐火车、汽车需要中途转很多次车,途中时间太长费用也相差不多。徐治波的经济头脑可见一斑。

  就这样,徐治波开始了他的销售生涯。和当时其他许许多多的企业销售员一样,通过发信函、请客吃饭、喝酒的方式。但是,徐治波又有着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方式。他跑各地的工程设计院,这样他能知道哪里需要叉车,同时让这些设计单位在设计的时候就用他们厂的叉车。这样,徐治波很快成为杭州叉车厂的销售精英。

  “总想自己做点事情”成为徐治波后来下海的重要动力。1994年,徐治波和一个朋友在杭州涌金门一个菜市场租借了一间破旧的门面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由于没有资金,徐治波干起了“皮包”公司———为人牵线搭桥赚取中间费。

  “不能为赚钱而赚钱”是徐治波的生意信条,而正是这一信条促成了他今天的成功。杭州某齿轮箱厂需要25只SKF生产的轴承,尽管是很小的一笔生意,徐治波还是辗转通过武汉的进出口公司为客户购买到了。这是徐治波下海后的第一单业务,而这个客户也成为徐治波今天最大的一个客户,目前每年需要从徐治波这里购买轴承二三千万。而SKF也成为徐治波在浙江的两家代理商之一。

  在做成第一单业务之后,尽管资金紧张,徐治波还是把办公室搬到了杭州机电市场。尽管是一间办公室两个人合租(另一个作通讯器材),但他认为门面很重要,可以给人以实力和信任感。而就在别人把赚来的钱存起来时,徐治波却大胆的把赚来的2万元全部投到《杭州日报》的广告上,每天250元。慢慢地,徐治波的轴承生意越做越大。

  目前,徐治波正在全力打造轴承行业第三方物流基地。通过整合供应链,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仓储体系,一句话,就是实现工矿企业“零库存”管理和“一站式”轴承超市采购服务。目前,一期1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库房和物流配送公司以及轴承信息服务网站———中国轴承物流网已经全部建设好。届时,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10亿元。

  精明、睿智、儒雅、有思想、有文化、有胆略、有经商头脑……这就是徐治波,一个现代企业家的印象。

  徐治波简历

  徐治波,男,出生于1965年,湖北武汉人,1988年毕业于湖南长沙机械工程学院;1989年分配到浙江省杭州叉车厂。1994年下海创办杭州久隆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拥有了杭州久隆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杭州久隆世纪轴承机电物流有限公司、浙江宁波江东久隆轴承有限公司等企业。

更多专题
西变自主创新强企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机械制造市场,西变公司展示了国有企业如何葆有市场活力的途径。

塑老字号品牌打造“精品永炼”

面对永坪炼油厂的发展历史,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曾将永坪炼油厂誉为“延安明珠”。2003年,焦力人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