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警惕外资银行并购扩张

企业报道  2015-09-28 10:12:32 阅读: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近日由中国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并将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人们经常以“狼来了”这个带有担忧色彩的词汇形容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后,从中短期来看,外资不会对中资银行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说:“外资银行只不过在不重要的金融市场中分割了一小部分。”

  过去5年,中国逐步放宽了对外资银行业务的限制,并将根据2001年签署的入世协议于今年12月11日之后全面开放银行业,并将允许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零售业务,取消所有对地域和客户的限制以及任何限制所有权、运营、分支机构和牌照的措施。根据最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从12月11日起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鼓励外资银行“本土注册”。

  曾刚认为,在人民币零售业务上,从中短期看,目前还看不到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有很大影响。因为外资银行在中国规模还是比较小,目前也就占有1.9%左右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网点也比较少,尽管市场开放,但同中资银行相比,没有什么优势。

  曾刚说:“外资银行在高端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优势,但这个市场还是不大,外资银行也只不过是在不重要的市场上分割了一部分。”

  无独有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最近发布报告称,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虽然外资银行将会扩大在中国的经营,但其竞争至少在短期内仍将较为有限。穆迪副总裁、高级信用评级主任颜湄之认为,由于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依然较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不会对中国的银行业造成重大挑战,短期内也不会产生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从长期上看,曾刚分析说,开放以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还不确定,但是如果依靠网点支撑,发展将是非常缓慢的。很多外资大银行是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曾刚说:“若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第一,由于涉及到金融安全,政策导向如何还未知。第二,从微观主体来说,中资银行也并不愿意被并购。因为银行业在中国还是受保护的行业——收益非常可观。只有特别糟糕的银行难以维持才会转让。但这种银行恐怕也不是外资银行希望并购的对象。” 他举例说,目前花旗集团对广发银行的并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目前结果如何还不确定。外资收购中资银行现在还没有案例。

  他分析认为,从监管的角度看,外资银行以注册法人的身份在东道国进行监管,也就是审慎监管原则,也是有利于金融安全的。中国为了保证金融安全,还是设置了必要的防火墙。

  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表示,将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对外开放,适度放宽外资进入金融服务业的股权比例、业务范围和投资来源限制。同时,报告也强调了要坚持国家绝对控股和“加强对主要金融机构的控制力,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但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是看到这个市场应该有利可图的,否则,外资银行也不会进入中国。曾刚认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收入主要通过服务性业务,如美元结算等方面。而像对企业贷款这种传统业务外资的运营模式还不适合中国企业,外资银行还是不具备优势,也缺少盈利点。

  “在某种程度上说,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是中资银行对国际金融业沟通的一道桥梁。”曾刚说。

  最后,曾刚对本报记者说:“从竞争的角度上看,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不会有很大的触动。但是,外资银行在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好,更多的消费者通过比较,加上舆论的介入,可能在服务方面给中资银行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

更多专题
企业家的角色错乱

到底是想真正卧薪尝胆振作士气,还是“做秀博取同情”?从当事人的言论和事件的前后逻辑判断,这件事做秀博...

国投新集打造一流煤炭企业

近年建成试生产的国家和安徽省“十五”计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一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