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打招商引资的牌本无可厚非。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却做起了招商引官的买卖,招商引资成了高价买官的条件。
据报道,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兰洽会上,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颇为抢眼,规定对投资300万元以上、年纳税2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代表,符合相关条件的聘用到经济部门兼职,发给副科级四档基本工资,同时可协商推荐任县政协委员;对投资500万元以上、年纳税4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代表,经考察符合条件的聘用到经济部门兼职,发给相当于正科级四档基本工资;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年纳税8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代表,发给相当于副县级四档基本工资。
这种做法说新鲜也不新鲜,说不新鲜又很有“创意”,居然白纸黑字作为政府文件堂而皇之地公布在兰洽会上,想必是要大招一场。
可是我们要问,当地经济落后是因为缺领导者、少决策者吗?真如此,不如直接“招官”,注明条件,有意者可直奔主题,何必遮遮掩掩。
要知道投资人投资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政治待遇,这种短期内或许有效的短视行为,其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就是政治的腐败。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贾应生教授指出:由于不惜一切地招商引资,并对投资者主动给予政治优惠的做法,容易导致对于投资者行为的正当监控失效,由此造成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更为严重。
据悉,正宁县委、县政府在出台此政策前又是派员赴陕、宁、内蒙古考察;又是推出零干扰、零门槛、零距离的“三零”政策,真是用心良苦,可惜剑走偏锋。
这也为我们的政府官员上了一课:不是天天讲“要为企业、企业家服务吗?”怎么叫服务?怎么才叫服好务?招商引资不是赶超比学,要结合自身优势,对西部讲如产业链中的人力资源优势、便宜的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优势等服务企业。
人人都知道管理可以出效益,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集体企业里最终矛盾的主要方面仍集中在管理的精细化,只有...
诚如所言,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就是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内在偏好。国有企业“家猫”的政治身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