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金蝶北用友”,这就是国内管理软件市场的写照,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很久,在何经华还在用友时就是这样。而当时身在用友的何经华为了自己的东家也与金蝶多有摩擦,甚至“擦枪走火”
从Sequent、Sybase、Oracle、宏道、用友、希柏再到金蝶,何经华用近20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国内外知名的管理软件厂商。可以说,单论管理软件的经历,国内无出何经华之右者。
职业经理人VS“打工皇帝”
1956年,何经华生于中国台湾宜兰一个小公务员家庭。后以不俗的实力进入了台湾大学。台大毕业后,何经华与爱人结婚,双双赴美国深造,并于1987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何经华进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管理研究所继续深造。但早在1987年,迫于生活上的经济压力,何经华就以研究生的身份进入Sequent公司担任基层销售。短短两年,何经华就做到这家公司的技术销售经理。此后,何经华的职业生涯渐入佳境,但也注定了自己将与管理软件纠缠一生。
1997年,何经华出任Oracle台湾总经理应该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由此,他也正式踏上了企业管理之路。2002年4月,何经华以5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年薪正式出任用友软件总裁。而中国“打工皇帝”的荣誉也顺理成章地被何经华收入囊中。2004年11月2日何经华从用友离职。虽然何经华的老东家王文京在何经华离职后高度评价了他在推动用友国际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但业界普遍认为“何经华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而用友是一个典型的本土企业,他与用友之间的文化差异过于悬殊。何经华认为用友在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时,扩大公司规模不一定是件好事。同时坚持认为在管理权限上要有一个授权和规范的问题,但王文京对此并不完全认同或者说是有心理抵触”。
老东家VS新东家
2005年7月,何经华加盟了希柏系统软件有限公司Siebel Systems,任大中华区总经理。希柏当时的主要业务是客户关系管理软件CRM的生产和销售,在国际市场上与SAP、Oracle竞争;在国内市场上则与用友、金蝶为敌。一内一外,有一半都是何经华曾经的东家。
不过,这个局面仅仅维持了几个月。随着2005年Oracle宣布以总价值约为58.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希柏,何经华再度与曾经的东家——Oracle亲密接触,也许不愿意以这么被动的方式与老东家见面,2006年7月何经华又离开了希柏公司。
用友的老对手中——中国管理软件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向何经华伸出了橄榄枝,2006年12月11日何经华加盟金蝶国际软件集团出任CEO一职。这次,他又将面对自己曾经的东家——用友。
“南金蝶北用友”,这就是国内管理软件市场的写照,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很久。据天杨网报道在何经华还在用友时就是这样,而当时身在用友的何经华为了自己的东家也与金蝶多有摩擦,甚至“擦枪走火”。
而金蝶此次请到何经华“出山”,也令人闻到了一丝火药的气息。就像当初金蝶高管吴强、廖建华跳槽用友,甚至还闹上了公堂。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何经华已经从用友走了两年,法律上已经不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了。而且,用友也发表声明,对何经华担任金蝶公司CEO表示祝贺,并希望金蝶能够与同业厂商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竞争秩序。但无论如何,人们总觉得这两家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也许沉寂已久的“火山”会就此喷发。
新东家VS老本行
何经华加盟金蝶软件,肩负着与在用友同样的国际化使命。
易观国际分析师梁新刚认为,何经华在金蝶将会有一个更好的表现,金蝶的国际化将会比用友走得更远。
据金蝶国际董事局主席徐少春透露,与当初在用友不同,金蝶给了何经华一个长期合作的约定,即第一个阶段是4年时间,到2010年使金蝶成为亚太地区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领导者。第一阶段实现之后,马上是第二个阶段。
梁新刚从另一个方面的解读也令人有点期待何经华在金蝶的表现。他表示:“在用友,是王文京一股独大,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在金蝶,股权相对分散。如果都希望实现国际化,金蝶在香港主板上市,更容易被国际认可。用友在国内A股上市,虽在国内比较领先,但在国际化的征途上金蝶将会走得更远一些。”
如果抛开金蝶和用友的恩怨,管理软件的高端市场一直被SAP、Oracle等厂商牢牢占据,作为民族软件的领头羊的用友、金蝶只能在中小企业市场苦苦打拼,他们的国际化战略也是难以奏效。而何经华的显赫经历以及对企业管理的深厚理解、对销售渠道建设和高端客户良好的开拓能力,正是国内软件企业所缺乏的。所以,国内的软件从业者对何经华更多的是期待。
何经华VS新东家
不过,对何经华加盟金蝶,业界又有了新的解读。
有消息传,“自从中国香港创业板成功转往主板市场以后,金蝶公司的价值正在不断回归到合理的层面,但目前还没有完全达到应该有的实际价值,所以说金蝶的股票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而且,最近这一年来,金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投资者的认可,不久前《福布斯》评价金蝶为亚太区200家10亿美元规模以下的最具成长性的企业之一,说明国际传媒机构对金蝶的认可。而此次徐少春聘请何经华的目的,是想用何经华的经验及业内的权威性,进一步在资本市场上体现金蝶的价值。最后再通过何经华的关系,把金蝶卖给SAP或者BEA。”
但徐少春却公开表示:“金蝶肯定不会卖给国外的企业。”言下之意是金蝶可以卖给国内企业。而国内有实力吃下金蝶,业务又互补的除了用友,还能有谁呢﹖
难道徐少春想利用何经华在用友的影响力来一回南北强强联合,一致对抗SAP、Oracle等“外敌”,为中国管理软件杀出一条“血路”﹖
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那只能说,何经华真的和“老东家”有缘了。无论是“Oracle—希柏—Oracle”的轮回,还是“用友—金蝶—用友”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