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认知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企业报道 作者:苗永峰  2015-11-21 17:33:55 阅读:
核心提示:——读《新常态经济》有感

  由邱晓华、管清友合著的《新常态经济》回望了2014年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全面解读了2015年国内消费、投资、物价、房地产、财税、金融、国企、产业结构、经济统计、经济增速、“一带一路”战略等,书中对“新常态”这一概念做出了有建设性的概括,将“新常态”这一经济名词清晰、形象地展现在了大众面前。

  读罢《新常态经济》一书,感觉作者并非只是对现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泛泛而谈,而是结合当今政策,对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有深度的解读,两位作者凭借在经济领域多年的研究、探索经验,建设性地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解决方案。他们解析经济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思路对于经济金融工作者有较好的指导、借鉴作用。

  时下,新常态已是一种趋势、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存款保险制度等改革,以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给我们银行业带来了大的冲击和挑战,譬如,利差缩减的挑战、银行业定价能力差的挑战、创新能力差的挑战、企业风险加大的挑战、银行业跟实体经济脱钩的挑战和破产风险加大的挑战等等。

  面对新常态以及伴随而来的这些新变化、新挑战,我们务必保持冷静,不盲目、不盲从,做到稳扎稳打,这也许就是新形势下的银行业的“新常态”。首先,我们要稳心态,抓品牌,抓风险,抓产品,抓服务,抓人才,抱朴守拙,修炼内功,不要急功近利,在强调创新的同时,更要坚持微利经营,坚持轻装前进,坚持协同发展。其次,我们银行业为尽快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角色,要认认真真做好业态,努力实现服务下沉化、流程网络化、服务在地化、产品创新优质化、资源配置均衡化、同业竞争有序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当中保持稳定心态,共同创造整个银行业的好业态。再次,作为银行,我们一定要做好“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这篇文章,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举措,也是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构建多层次企业服务模式,创新业务增长引擎,增强前瞻性风险管控能力,推进市场化管理机制变革,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转型的目标。

  推荐理由:该书对“新常态”概念进行了建设性概括。加快改革、转型,优结构,提质量,才能实现所希望的新常态。

 

  书名:《新常态经济:中国经济新变局》

  作者:邱晓华 管清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更多专题
印尼政府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方案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让城市转型步伐加速度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