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触摸历史趣闻 感怀金融变迁

企业报道 作者: 苗永峰  2015-11-21 17:34:55 阅读:
核心提示:—— 读《中国是部金融史》有感

  三千年来谁著史——文明盛衰的密码是什么?人间沧桑的正道为何物?金权有着怎样的规则?贫富有着怎样的逻辑?

  《中国是部金融史》以时间为纲,以朝代、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实践这个核心,条分缕析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盛衰密码和进退定律。无论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的海晏河清,还是“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浑浊乱世,都有金钱的力量在背后驱动。作者从财经、金融角度出发,从不同角度论证金钱作为“背后的力量”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两位作者还以金融学的专业角度对许多大众类概念,譬如“盛世”进行了全新的定义:“所谓盛世,不过是给大部分人一个公平赚钱的机会,而皇权和小农最后无论如何变招,都会被霸气外露的封建官僚逼入绝境。在盛世与乱世的循环交替中,以货币为工具的金融是那双看不见的手。”

  《中国是部金融史》的作者巧妙运用了调侃写作手法,体现出生动有趣风格;虽以朝代、人物、事件为主,却并无史书之固执,围绕经济实践这个核心,品读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种种“金融趣闻”,揭秘其中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经济客观性,读来确实给人清新、愉悦的感觉。

  读史,读金融史,读中国金融发展史,可以帮我们认清金融的本源。透过历史,可以更好地体悟金融的责任和使命。金融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一谈金融,言必称西方。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并不缺少金融智慧。从明末到晚清,以票号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可以汇通天下。此时,以英国、美国为首的工业化国家迅速崛起,现代金融组织快速成长。由于政治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直接导致了我国近代百余年的发展成果被西方列强侵略与掠夺,中华民族跌入深重的苦难之中。直到1949年,在经历巨大牺牲和持续抗争之后,我国才把金融主权重新收归手中。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天翻地覆的发展。历史证明: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的成长和发达。金融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更是国家博弈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支撑。

  当前,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金融的发展。我们在欣赏金融业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可能带来的风险。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很重要,却也不能脱离整个经济有机体而存活。二是金融业处于产业顶端,需要处理好与任何一个产业的有机融合。目前,要重点发展好有产业融合性的“六大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高度重视文化金融;丰富中小微企业金融;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稳妥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建设法治化的政府债务金融。三是金融政策是政府调控的重要工具,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历史上很多金融改革和创新,最初的思路往往都是市场提出的。在面对比较大的风险时,金融机构非常欢迎政府组织增信等调控政策。只有政府与市场携起手来,实现合作共赢,才是真正的胜利。

  【推荐理由】以轻松活泼的语言,从金融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历史,是适合大众阅读的金融类、历史类普及读物。

 

  书名:《中国是部金融史》

  作者:陈雨露、杨忠恕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更多专题
印尼政府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方案

印尼政府继本年9月9日及9月29日分别宣告实施第一、二波之经济政策方案后,续于昨(7)日再公布第三波经济振兴...

让城市转型步伐加速度

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面临转型的压力,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制造成本上升,制造业空心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