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构筑在自主知识产权的起点

企业报道  2015-12-10 10:12:58 阅读:

 

  作为中国丙烯酰胺的生产大户、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引领着丙烯酰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企业壮大的主要元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正把昌九农科打造成一艘破浪远航的化工航母

  在中国,最大的丙烯酰胺生产企业是江西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去年它以生产4万吨的规模稳居行业榜首,今年将达到6万吨,到了明年,昌九农科将达到全球最大的丙烯酰胺生产企业的目标,以8万吨的产量赶上目前规模排名世界第一位的日本三菱公司,坐上国际丙烯酰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丙烯酰胺又被业内称为“工业味精”、百业助剂,其主要用于聚丙烯酰胺以其系列产品的生产,它的下游产品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用途极广,被广泛应用于石油、纺织、造纸、水处理、选矿、冶金、食品等领域。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产品工艺的不断进步,丙烯酰胺已成为更普遍的使用材料和替代原料,在其他领域创新的过程中,丙烯酰胺的节能降耗以及高性能不断地被挖掘、被利用,出现以前少用的、现在多用;以前不用的、现在开始用了,市场对于其的使用量翻番增长着。在大好的市场环境下,昌九农科不断增大产量、提高品质、扩大销售范围。技术威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在1995年承担微生物法丙烯酰胺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996年,微生物法水剂面世。由于水剂包装、运输成本高、本身毒性大等缺陷,公司组织技术攻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在丙烯酰胺晶体生产工艺上取得突破,初步获得成功。晶体产品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浓缩、结晶是独一无二的技术,仅昌九农科就拥有这两项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999年,江西昌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入主农科,在江西氨厂新建万吨微生物法丙烯酰胺晶体工程,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检测、控制手段,各工序在温度、压力、液位、分析等环节实现自动调节、在线显示和动态监控,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在生产安全以及环保资源再利用上,创新带来的成效表现突出。生产丙烯酰胺的企业一般采用高温、高压,这对设备的要求极高,生产的过程也极为不安全,稍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而且这样的设备产出的产品质量容易受到影响,普通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铜离子含量高,循环转化只能达到50%—60%,污染极其严重。昌九农科使用的具有创新技术的第三代微生物法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反应,对于环境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发生危险的系数也较低,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由于原料能够高效使用,产生的废料能循环利用,对于环境没有污染,和全国大力倡导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前后呼应。同时昌九农科生产的产品纯度高、质量好,对于下游产品的品质不会造成影响,有时生物法制造出的高活性产品还能使下游产品更加优质。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公司员工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公司的生产装置提高产能、降低消耗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靠技术创新解决制约产能的瓶颈,使原材料消耗达到成熟装置水平,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发酵车间看罐岗位员工创新操作工艺方法,采取提前10小时搅拌工作法,每年可节约电能10万度;质管部的员工通过采用毛细柱替代玻璃填空柱,提高色谱仪的检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达3倍;水剂车间通过改进树脂的盐洗方式,达到了提高树脂交换能力,过料能力比去年同期提升18%。通过提高精致液的浓度,既节省了蒸汽又降低了AN的单耗。在平时工作中,哪怕是点滴的创新昌九人都很重视,正是这些点滴的技术创新积累,才使得昌九农科的产品质量领先、原材料消耗领先、产品市场竞争力领先,才有昌九农科今天的发展和优良的经营业绩。

  在规模上,昌九农科具有自己的优势,目前公司的生产规模已达到4万吨/年,今年将再扩大2万吨,到年底争取达到6万吨。在技术上,除了专利外,昌九农科还有诸多创新之处,如将传统工艺上的固定化工艺改为非固定化工艺,其中他们还采用了先进、独特的膜过滤技术。当时膜过滤在其他方面进行了推广,昌九人在技术创新上触类旁通,做了大胆的尝试,自引进此项技术后,产量、产值明显提高,并跻身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从公司财务、销售方面也能看出昌九有了本质的变化:2004年产量达8000吨,销售额为9600万元;2005年达到11000吨,销售额达1.45亿元;2006年公司产量达到20500吨,这一年的销售额已升为2.54亿元。在财政税收方面,每年向国家缴纳超千万元的税收,对于他们这样一个小公司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2006年,昌九农科被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家级103家“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目前,昌九农科正在申请中国名牌,这意味着整个企业即将步入更大发展的快车道。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好的技术、好的工艺、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管理。在昌九农科,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之本,整个企业因此迸发出四射的活力。

  以前的企业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思路模式发展的,前进速度并不快,但从1999年昌九生化上市,作为其下属公司昌九农科的所有制、分配制也随之转型。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盈利情况挂钩,企业效益好,员工们所得到的就多;效益差,员工们获得的就少。这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岗位上越干越有劲了。

  同时,企业注重对于优秀的技术攻关者的挖掘和培养。昌九农科的管理者深知企业目前的良好状况是基于技术创新,是基于优质的产品、优质的工艺,而这些优质又是通过人创造出来的。作为最有活力、最有潜能的创造者,他们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昌九农科,技术骨干都是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管理者慧眼识英才,对有资质、有潜力的技术人员进行锻炼和铸造,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感到身上有责任。公司技术工艺就是在这些有责任感、有上进心、技术过硬,且有一技之长的骨干队伍的努力中不断进步的。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流程的不断精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生产质量的不断优化、生产废物循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致力环境保护等等,都是在技术人员“有压力才有动力”的状况下达到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技术骨干不断锤炼自己的技术水平,通过制定目标,解决问题,达到目的,慢慢成长为有精湛技术、过硬本领的高技术人才。企业的发展与他们密切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深知一个好的企业仅有好的硬件是不够的,一定要配上好的软件,而这里好的软件就是管理。企业要有效益并良性循环,企业的管理者在决策上就不能有失误,在管理制度上要不断完善。虽然昌九农科在同行业中是优秀的,但是毕竟在大的环境中其还是比较弱的,对于一个不大的企业,决策失误就会导致企业日后的一蹶不振,他们深知决策的不失误能为企业起到意想不到效果。管理者注重管理创新、注重保障体制、注重对于员工的管理。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程度,同时给予员工良好的待遇,为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员工们安心、尽心地为企业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丙烯酰胺生产企业,昌九农科要持续发展还需不断突破自我,出于对经济效益以及环境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现在的厂区已经很难扩大。管理者们一方面打算在原料地收购同类企业,在其基础上利用昌九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正计划去市场地建厂或收购。昌九农科正朝着做世界最大的丙烯酰胺企业的目标不断努力,他们的产品已出口到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更多专题
2015美国最受应聘者青睐的10家公司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其主办的2015年Talent Connect大会上,公佈了美国100个受欢迎雇主...

拯救中药瑰宝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就在一些人对祖国医药的瑰宝———中医药的疗效和前途命运产生怀疑、发生争论的时候,天津天士力集团抓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