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有全国第一家村办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全国第一家村办国际海运公司、全国第一家村办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全国第一家村办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等等。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霞口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过人胆识,不断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完成了集体经济三级跳,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西霞口村位于山东省威海荣成,是我国著名的小康村,是一个村企合一、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村庄。西霞口集团成立于1987年,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的免挂行政区划的民营企业集团,下辖企业28家,总资产超过40亿元。形成了海珍品养殖、港口、国际海运、船舶修造、旅游等为主体的产业格局,绘就了渔村变都市的神奇画卷。2006年,集团实现总收入21亿元、纯收入2.34亿元,人均创纯收入18万元。
西霞口从贫到富的巨变,起源于20年前一次大胆的“资产重组”。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让西霞口这艘“轮船”找准了方向,开始了全速冲刺。
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西霞口村在依靠捕捞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认识到:仅靠捕捞一个产业支撑,风险性很大,而且捕捞吃的是变数极大的资源饭,必须及早转型,多条腿走路。于是,西霞口人明智地选择了“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发展道路。
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后,西霞口村上马了船舶修造厂,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由于定位准确,修造船的生意十分兴隆,成为村里的又一支柱产业。近几年来,随着山东省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荣成市“工业立市、兴市、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霞口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做大做强船舶制造业。他们先后投资3亿多元建起了1.5万吨级大型船台滑道,引进了新式设备,新建的大型干船坞使得船厂具备了修造6.5—10万吨级轮船的能力。如今的西霞口船厂,国际、国内船运公司的造船订单应接不暇,船型涉及散装杂货轮、油轮等多个型类,造船订单已经排至2009年底。在造船业的带动下,西霞口村利用处于对外开放前沿的有利条件,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兴办了多家合资企业,引进外资近千万美元。目前,西霞口村已先后建起了船舶修造厂、石材厂、水产品综合加工厂等近20家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到7.6亿元。
龙眼湾是西霞口村东的一个海湾,西霞口村先后投资1亿多元进行了大规模的筑坝建港工程,把渔码头建成了中国距离韩国最近的现代化港口。他们先后建起了5万吨级及万吨级泊位3个、5000吨级泊位5个、集装箱专用码头2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1999年,龙眼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家村办一类开放港口,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村办国际海运公司,开通了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的国际航线。如今,龙眼港年吞吐量达到200万吨,年进出港旅客12万人次,年营运收入3亿多元。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西霞口村的自然风光旖旎,历史遗迹众多,海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村民们因地制宜办起了旅游这个“朝阳产业”。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山头,是中国海岸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秦始皇两次来此,留下了“秦桥遗迹”、“射鲛台”及全国惟一的始皇庙。西霞口村先后投入1亿多元对景区进行扩建改造,使成山头古风更浓、新韵生辉,成为全国第一家村办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相传因秦始皇在此射雕而得名的神雕山,被西霞口村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占地200多公顷的放养式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辟有猛兽区、草食动物区、海洋动物区、熊乐园、百鸟园、豹狼山、猴子山、金丝猴馆、熊猫馆等动物栖息地,放养各类珍稀动物400多种。
从龙眼港乘豪华海上游轮十多分钟,便到了“鸥鹭王国”海驴岛。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当地人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使这里成为数万只海鸥、白鹭的家园。岛上还发现了世界最大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种群。西霞口村对海驴岛实行了保护性开发,在岛上游客可与鸥、鹭嬉戏。
2005年,西霞口村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3.5亿元。
另外,几年来,他们先后投入1亿多元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往低矮破败的小屋陋村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宽敞别致的别墅楼、公寓楼,笔直宽阔的硬化村路,草翠花鲜的公园。如今的西霞口,村民全部住进了别墅楼,大部分村民都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轿车。村里建有自来水厂、35KV变电站、有线电视收视网、二级甲等医院,实行了免费为村民供水、供电、收视和医疗保障制度。
就在全国各地的化肥企业在一片红海中火拼的时候,中农润田却通过技术创新开辟出一块无竞争的蓝海,其创新的...
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是太钢大力推进不锈钢为主导的结构调整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项目,是山西省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