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这正是研究中国式管理的实质。我国著名管理学家、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会长潘承烈近日在专论《中国式管理初探》一文中指出,中国式管理重点不是教人以某些具体的管理技巧或管理方法,实际上更主要的是给人以经营管理的一种思路,即在管理上怎样从中国特点出发抓住重点去进行思考。这种思路正是概括了“源于实践”的许多共性经验,并使之在时间空间上符合时代趋势,达到“高于实践”的目的。
潘承烈将中国式管理的基本要素或“基因”概括为三大方面:跨越空间,跨越时间,政策导向。“中国式管理这三个基因或特点,恰如几何学上三点决定一平面,它也为我们的管理理念构筑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必将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有声有色地大展鸿图。”
潘承烈强调,探索寻求的中国式管理,就是要从我国大量管理实践中去提取有效的成功或失败经验中的共性因素,并且再从全球化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加以审视,以形成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形成了这样的管理方式,并能为广大群众自觉掌握和运用,也就会对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我们提出中国式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能用于实践,因为管理科学毕竟是一门应用科学。”潘承烈表示,“中国式管理决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空的变化而与时俱进,这是中国式管理的不变之道。”
美国是成都对外交流的重点国家,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唐良智就任市长以来,更是将这种合作关系...
201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贸易发展署署长扎克女士,双方就贸发署在华推动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