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民族、国家或公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决定了你的战略选择(从事什么行业?)、你的战略谋划(怎样发展这一行业?)和一系列的战略策略(怎样干?),而其内含的文化特质与你所从事的行业特性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公司都在很自觉地实施文化战略,可能有更多的民族和组织是在直觉中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或者它们不自觉地受到了文化的指引。由于对文化的陌生和没有进入正确的观察和分析系统,人们对北欧国家,如瑞典、挪威、芬兰在20世纪的成功(它们的生活水平是全球第一的),对德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30年内的经济突飞猛进,始终感觉像谜一样不可解释。通过文化视角的分析和观察,现在看来已经一清二楚了。这些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质分别支持着它们所从事的行业(产业),自觉地推动着这些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精密制造业的发展。
当然,有更多的国家和公司是处在文化的迷乱之中,这些国家和公司既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也不了解自己正在从事的行业(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特质。不少人会认为,民族文化的特质虽有差异,但基本相同;然而更多的人认为,别人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甚至干得比他人更好。好像任何产业在任何国家都能成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其实不然,文化使我们各个不同,结果悬殊。
还有一些民族和国家,始终在寻找着自己文化所最擅长的事。譬如印度,在现代化已成为全球大部分国家普遍追求的目标时,印度人对此却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依然过着如其所愿的生活,做着如其所愿的事,一切依然按印度的文化样式进行着。直到1999年,印度发现了他们民族文化特质中最钟情的产业——IT。印度人开始疯狂了,他们干这一行业是多么得心应手,他们大都天然地具备干这一行所要求的素质,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人将印度人在软件业的成功归结为印度熟悉英语,这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英语国家会缺乏成千上万的IT天才呢?)。
发展战略首先是文化的战略。文化与行业不能南辕北辙,否则越发展越有问题。文化战略是一个全球产业定位和导航系统,我们可以据此找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恰当、最强势的位置;文化战略又是一个全球战略系统,它可以使我们知道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赢得世界第一或一流,并保持这种优势。
美国是成都对外交流的重点国家,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唐良智就任市长以来,更是将这种合作关系...
201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贸易发展署署长扎克女士,双方就贸发署在华推动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