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资源高效梯级利用

企业报道  2016-02-11 09:29:03 阅读:

 

  济钢着眼于全流程能源系统的优化,调整系统能源结构和用能模式,提出高效炼铁、高效炼钢、高效轧钢,实施分布式发电等热能资源高效梯级综合利用项目

  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已连续出台了多个针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限制政策,钢铁企业首当其冲。然而济南钢铁公司打破钢铁企业不环保的宿命,将资源与环境问题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选准突破口,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目标,制订规划,创新措施,不同时期突出不同重点,努力实现一个环节、一个方面、一个领域的新突破,带动整体优化、系统挖潜。节能降耗成为企业发展战略

  早在“九五”期间,济钢制定实施了内涵挖潜战略和《“九五”节能规划》,不断深化节能降耗,坚持“小步快跑,滚动前进”地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四全一喷”牗炼铁全精料、炼钢全精炼、全连铸、轧钢全一火成材,提高高炉喷煤量牘,淘汰落后工艺,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实施“四闭路”牗钢渣和含铁尘泥闭路利用、煤气闭路利用、工业用水闭路利用、余热蒸汽闭路利用牘,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轧钢加热炉和烧结机点火无油化、锅炉无煤化、取暖制冷余热化;建成了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法熄焦装置,实现了炼焦余热发电。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传统工艺基础上的节能型结构优化,主导产品中板的成本连续保持行业最低。

  世纪之交,济钢调整战略思路,提出了“不求最大,但求最精、最强、最美”的发展思想,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治理”方针,制订实施了精强美战略和《创建节能清洁型工厂规划》,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三高两低”牗炼铁高风温、高喷煤、高系数,低休风率、低焦比牘,加大工艺、装备、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将上道工序的代谢物作为下道工序的原料,进行高效循环利用,改变了环境治理需要大量投资而回报较少,或者没有回报的状况,实现了环保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由“减法”到“加法”的转变。

  在实施做强做大、跨越式发展战略和精准、高效、和谐发展战略中济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2002年,济钢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规划》,确立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钢铁企业的总体目标:通过企业内部工艺流程固、液、气、无形四大形态,渣、尘、水、气、余热、余压六种工艺代谢物的闭环式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实现二次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钢铁联合企业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转化为副产品煤气,充分利用好这些煤气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济钢的做法:一是简单利用。“九五”期间,济钢实施对主要用能装备进行高效燃烧技术改造和低热值煤气的创新技术开发,实现了轧钢加热炉和烧结机点火无油化、锅炉无煤化。解决了煤气回收利用率很低,而大量生产环节却以重油和煤炭为燃料的能源浪费问题。二是结构优化。济钢调整工艺结构由冷装料为热送热装;调整煤气结构,实施热值对等、梯级利用、缩短能源转化层级,实施连铸坯全热送热装和轧钢加热炉全蓄热化、中厚板全倍尺轧制,煤气结构、煤气热值调整和坯料结构调整,解决了高热值煤气不够用、低热值煤气放散的矛盾。三是集约、高效、清洁利用。济钢通过系统能源平衡测试,发现生产流程中有待回收利用的显性和隐性余热、余能折合135万吨标煤/年,如果按30%的转换效率用于发电可达500兆瓦,潜力和效益巨大。

  为此,济钢着眼于全流程能源系统的优化,调整系统能源结构和用能模式,提出高效炼铁、高效炼钢、高效轧钢,实施分布式发电,先后实施了干法熄焦余热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炼铁高炉TRT发电、高炉燃气———汽轮鼓风机替代电动鼓风机、炼钢余热蒸汽发电、煤结机余热发电等热能资源高效梯级综合利用项目。

  济钢还对各种工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治理。如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渣水淬工艺,将水淬渣配入烧结作为原料全部利用;加大了高炉水渣的开发利用力度,生产矿棉及矿棉制品等;成功开发了烧结污泥喷浆工艺,将炼钢、炼铁污水中沉淀的含铁污泥用管道直接配入烧结料中,消化掉全部污泥。再有变“环保减法”为“效益加法”。近年来,济钢对烟尘、粉尘实施资源化治理,将收集的烟尘、粉尘作为原料全部再用于生产,既消除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企业效益。如2005年收集利用含铁粉尘、焦粉等各类除尘灰79.8万吨,年收益1.2亿元。

更多专题
三型企业的内涵与建设

 “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的三型企业是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居安思危,顺应新...

专家学者纵论三型组织建设

战略管理有一个普遍的做法,首先要对企业的外部形式,包括国内和国际,分析哪些有利、哪些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