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 正文

以“曲线路径”救活企业

企业报道  2016-06-15 10:23:29 阅读:
核心提示:无论是否要突破60岁大限,无论人事调整如何推进,关键是在有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习惯于弹性思维。国外的退休制度非常灵活,越有弹性的思维,越能开创出更多的解决方法。

 

  ■刘存周等老帅被重新启用都是走了一个曲线路径———退休后先安排为外部董事,一年、两年甚至退休3年后再重新任用

  ■尽管“60岁下课”的铁规事实上已被打破,但有关方面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央企负责人的退休问题进行明确

  9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悄然挂出一条消息:“刘存周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及改制后)董事长(外部董事,聘期从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佘鲁林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及改制后)法定代表人。郑鸿(女)不再担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61岁的郑鸿“到点下课”是央企的铁规,但由比郑鸿还大一岁多的刘存周接任新董事长,这发出的是什么样的信号呢?

  新老更替风起云涌

  2004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表示要在3年内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适应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因此,中央企业要实行领导干部年轻化,对《劳动法》规定的60岁年龄界限,国资委直属企业要无一例外地执行。

  由此,中央和地方国资委拉开对大型国企人事调整的序幕。2004年7月,62岁的长城集团董事长王之由年方43岁的陈肇雄接任;63岁的三九集团董事长赵新先由50岁的孙晓民接任;刚满60岁的长虹电器董事长倪润峰由41岁的赵勇接任。2004年8月,中国民航三大航空集团换帅,南航总经理颜志卿与中航集团总经理王开元、东航集团总经理叶毅干再因年龄原因告别工作岗位。2004年11月,伴随电信、移动、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高层“换防”,63岁的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周德强、62岁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经理兼党组书记张立贵抽身而退。随后,国家电网公司也宣布易帅,52岁的刘振亚接任62岁的赵希正之职。

  一时间,“大型国企换帅下一个是谁”、“凭什么让企业家‘到点退休’”、“60岁大限‘逼退’倪润峰”、“60岁退休:国企老总难以承受之限”,对60岁退休制的诘问顿时此起彼伏。

  然而,新老更替在有条不紊中进行。2005年初,五矿集团、中粮集团和武钢集团三位掌门人悄然引退,60大限再次成为老帅们忍痛挥别的理由。2006年11月,63岁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贺恭离职,由51岁的曹培玺接任职位。与此同时,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年届六旬的公司总经理刘润来离职。

  新任的掌门人中,南航掌门刘绍勇只有47岁,继任的中航总裁李家祥、东航总经理李丰华均为55岁,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周中枢52岁,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46岁,武钢总经理邓崎琳53岁,国电电力总经理陈飞43岁,完全符合国资委“干部年轻化”的标准。

  老骥伏枥若隐若现

  在央企领导干部年轻化的推动进程中,老骥伏枥的现象却若隐若现。从2005年底到今年9月,有三例央企的人事变动有着惊人的相似:先是企业负责人因年龄退休,后被聘为外部董事,之后被任命为董事长。这表明央企欲打破60岁大限启用老帅,却又需要消除种种顾虑并不断做出权衡。非常谨慎地在央企负责人退休后先安排为外部董事,一年、两年甚至退休三年后再重新任用。在启用老帅上,多少显出了央企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态。

  中国五矿集团原董事长苗耕书退休后成为中国铁通集团的外部董事。时隔一年,即2005年12月,64岁的苗耕书被任命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聘期两年。49岁的张斌不再担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

  武钢原董事长刘本仁退休近一年后被聘为申花集团4位外部董事之一。时隔两年,即2007年8月15日,64岁的刘本仁被任命为中冶集团董事长。

  哈药集团原董事长刘存周2004年底退休,2005年底被聘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改制后的外部董事。时隔3年,即2007年8月16日,62岁的刘存周担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接替61岁的郑鸿走马上任。

  这三例人事变动都打破了60岁退休制,重新启用了老帅。一方面,三人同为外部董事但任董事长。由外部董事担任试点企业董事长,是国资委深化董事会试点工作的新举措,这标志着老帅重新纳入和融入央企人事调整的进程。

  事实上,这三位业界领军人物的能力再度受到认可。旅居香港的投资银行家、全国政协委员韩方明认为,刘本仁的上任“对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意义不大。事实上,刘本仁的领导能力和经验对中冶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国资委是看中了刘存周在医药界浸淫30年的丰富经验,希望借其做大做强国药工业板块。

  60岁表象的信号

  近几年,国资委加大了向全球招聘国企高管的范围与力度,但国企领导人的选拔任免机制并没有实质的改变。据悉,国资委仍在研究央企领导人的“60岁退休制”。刚刚发布的《2007年度职业经理人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的职业经理人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少壮派已占主导地位。但是60岁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比例偏低,反映出因国有企业退休制度的不合理性,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经理人才的浪费。

  2004年底,苗耕书从中国五矿集团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时,曾表示“我相信国资委也在考虑怎么样充分利用我的经验。受组织培养这么多年,我想组织是不会轻易浪费掉这些资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认为: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选择一把手要市场化,要看能力而非年龄。2006年,中国钢铁业“铁娘子”谢企华正式辞掉宝钢股份董事长、宝钢集团董事长职务后,渣打银行邀请她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以推进本土化。外企尚知道去利用和挖掘一个人商业生命最旺盛的时刻,我们岂能弃之不用?

  “60岁”其实只是表象,启用老帅,无疑是给更深远的人事调整发出信号,并逐步推进调整进程。“人才强企”的战略始终是人事调整的背景。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指出:“要认真解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企业高管人员有限任期的矛盾,真正把企业发展的基础转向主要依靠提升人才素质上。这是转变经营机制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也是触及旧体制深层次矛盾最为困难的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实质性突破,那么‘人才强企’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央企启用老帅,尝试打破60岁大限,这无疑是向“建立年龄结构合理”的经理人队伍又迈进了一步。

  弹性思维张弛有余

  无论是否要突破60岁大限,无论人事调整如何推进,关键是在有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习惯于弹性思维。国外的退休制度非常灵活,越有弹性的思维,越能开创出更多的解决方法。

  据北京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罗莉介绍,国外CEO的退休除了遵从企业家本人的意愿外,重要的是由董事会来决定企业家退休的时机,比如英特尔公司的CEO一般会在65岁退休。

  沃伦·巴菲特对资深管理人员的最高评价,就是叫他为“老狗”。他常常津津乐道自己手下有多少个70岁以上的“老狗”。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可口可乐CEONevileIsdell近日表示,或许明年他65岁后仍会执掌这家全球饮料巨头的帅印。“我没有退休计划,我认为年龄不是问题。看看那些今天正在担任总裁的人的年龄吧。”Isdell说,“这将是一个新的时代,65岁退休已经过时。”为了挽救可口可乐的命运,已经62岁的Isdell于2004年从退休中返回工作岗位。

  对于企业来讲,年已60却依然精力旺盛的负责人突然离职,容易使企业受到竞争对手的冲击。但是,在CEO年满60岁,或是过了其它强制性的或合同规定的离职时机,还呼吁他们留任,这本身也有风险。双方就离职时间达成一致,可以使雇主轻松让手下的人离开,而不会对任何层次的员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做出“在适当时机离职”的决定是最理想的,这就要求雇主始终保持弹性思维,能做到张弛有余。

更多专题
在品牌战略下焕新蓝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关键是看企业的核心技术。

以“曲线路径”救活企业

无论是否要突破60岁大限,无论人事调整如何推进,关键是在有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习惯于弹性思维。国外的退休制...